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 老爹私底下的路子 (第2/3页)
。 走到牛棚里,苏清风首先就是皱了皱眉头。 这四处漏风的地方,大冬天的,炕也没烧着,厚衣服也没有,能熬到现在,只是咳嗽,说句很不客气的话,已经算运气好了。 什么叫做“将就着”用。 窗外风呼呼的刮,里面冷锅冷灶的,该庆幸,至少还有柴火吗? 苏清风大致扫了眼柴火数量。 等到苏清风端着一大碗南瓜粥进屋的时候,屋内的谈话,也差不多到了尾声。 大晚上的,煮锅南瓜粥,养养胃,已经挺不错了。 他稍稍瑟了一下,也没忘记做正事。 他们都是读书人,虽然下放这么多年,也干了不少农活。 灶房也是破破烂烂的。 苏清风往底下翻了翻,还有些一些蔬菜,一看就知道放在地窖里藏了很久的,也不知道是哪户人家缺钱,把这些东西都拿出来卖了。 实在不行,去省城找上次那个方继东也行啊。 鲁菜,习惯上被认为是济宁、胶东、济南等地方的风味。 如果不是有苏四卫这个路子,只怕他们现在早就变成一黄土了。 只是他手里有些路子,即便是下放,也能够下放到东北这种,还算不错的地方。 他也和自己一样,有超前的眼光,认定这些人能够投资? 只不过板栗南瓜是外来引进的品种,放在这1972年,只怕根本没有这种“舶来品”。 只是他还是不免回忆起上辈子爱吃的板栗南瓜。 林端阳笑眯眯地看着这小子,故意把主勺的位置让给他,自己就坐在一边,老老实实地给他添柴加水,混得比学徒工还不如。 没办法,他怂啊。 这么多年来,他们虽然身上藏着好东西,但是碍于身处牛棚,根本没地方出手。 这父子俩的眼光和头脑,都是一样的出众! 他烹饪板栗南瓜的时候,就喜欢什么也不放,就蒸着吃,又香又糯。 “你们给我的东西,我卖出去了。当然,抽成你们是知道的,咱们合作了这么久,我也就不多说了。” 只是在走进牛棚的一刹,周盛突然注意到苏清风。 可正是如此,他们才对苏清风的怪力,感到惊讶。 平白无故的,又没有好处,凭什么让人家冒那么大的风险,替你做事? 没办法,现在外面黑灯瞎火的,要不是还有点月光,不然什么都看不见。 这年代,自家都没多少猪rou吃,更别说拿到黑市里去卖了,除非是山上的猎物。 还没进牛棚,苏清风就听到,其中一间破屋子里,传来剧烈的咳嗽声。 难怪舍不得烧炕。 又扫了一眼。 他的手里,还端着一碗米汤,只是那米汤稀的很,说得夸张点,这米汤里面有几粒米,都能数干净。 不过这也正常。 等手里拿到了药,周盛脸上的急色才缓缓褪去。 要是假装私底下有和林端阳交流,借此有理由拿出新菜系和厨艺。 解开系在上面的绳子,只见里面有好几个零散的小袋子,一袋小米,一袋陈米,一袋苞谷和一袋面粉,面粉还有点发黄,不过这些都只是一小部分。 他老爹一大把年纪,归来仍是少年。 等成了大师傅的时候,被一个弟子举报,这才下放到牛棚来。 反过来讲,关东风味,是辽、吉、黑三省的地方菜色组成。 总共两间破房,一间住着一对夫妻,分别是被叫做资产阶级的小姐宋锦绣,还有一位是留洋回来的医学高材生周盛。 苏清风脸上就扬起一抹笑,“林叔,我听我爹说,您可是做鲁菜的好手。今个儿尝尝我的手艺,怎么样?” 苏四卫打量了周围一眼,最终在那碗米汤上停留。 他老爹归来仍是少年。 许是前半生已经历经大起大落,秉着多活一天是一天的想法,林端阳倒是所有人中,过的最坦率、开心的一个。 这南瓜一看就放的时间久,以苏清风的经验来看,这南瓜准是又甜又糯。 虽说这都是基本功,但是看苏清风淡定的模样,林端阳总觉得,他似乎不止这么一点的水平。 他宁愿苟一点,到时候慢慢想办法。 说起来,这还是苏清风第一次听到,老爹说起自己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