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_第152章 准备上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准备上梁 (第2/3页)

就再生一个。

    家里。

    白静心思细腻,再加上又知道自己的家底有多少,为了堵住村里长舌妇的嘴,多切了一小块腊rou。

    虽然现在大面上,大家不敢瞎嚷嚷这玩意,但是私底下起房子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弄这东西。

    苏四卫如蒙大赦,从人群中窜出去,端着一张笑眯了眼的脸,“儿子,爹来啦。”

    等到邓小雅找好姘头的时候,村里人以为他们两夫妻总算死心了。

    苏清风对于这个话题,并没有说太多的话。

    前半生靠爹娘,后半生靠儿子,就苏清风那小子的实诚劲,苏四卫的养老是不用愁了。

    他们面上笑嘻嘻,实则心里都在骂这老小子jianian猾。

    但是苏清风摸了摸自己的五官,还是感觉比较满意的。

    即便是边角料,说不定也能够让他们受益无穷了。

    他咂摸了一口苏清风孝敬的酒,心里美滋滋的。

    只不过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苏四卫私下里一直在倒腾东西。

    最后居然还找到了个镇上的工作。

    老爷子很少发话,但是一般说了,那就是谈及家里的大事。

    只是质问的话,刚涌到口中,就听到是苏清风状似不经意的话:

    “咱们这可不兴磨洋工啊。虽然都是叔叔婶婶的,我苏清风在你们面前也是小辈,但是凡事都得讲个规矩。干得多,饿得快,分到的吃的就多。干得少,那就分得少。”

    凭啥那些人的馍馍就这么大,他们的馍馍就只有这么一点大?

    能有几片腊rou就着白面馍馍吃,这已经是无上的享受了。

    冬天除了男丁要去修水坝,赚工分,其余的时候,基本都是农闲。

    东北的风俗里,有瓦匠要在基底那里,找一块石头,刻上石敢当的字眼,用以驱灾辟邪。

    听着这声音,村里来干活的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露出羡艳的神色。

    “就算是种地也有工分计算,哪有干得少反而吃得饱,干得多吃不饱的道理?各位叔叔婶婶,你们说对吧?”

    所以……苏清风也算是歹竹出好笋了?

    老支书摇摇头,双手背在身后,拿着烟斗,悠悠离去了。

    虽然药效也许会损失,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也有人以前劝过苏四卫,那时候苏清风还是个傻子,大家都让他再生一个。

    但是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苏清风反而清醒过来了。

    不一会,就听见不远处传来苏清风的吆喝声。

    尤其是建房子,还是建的五零墙。

    黑省的春天,差不多是四五月份到来的,也就是说,现在还处在冬季。

    更别说屋子里还有火墙和土炕,一想到东北大冷天的,能住进这样的房子里,简直不要太幸福。

    苏清风抬头看了他们几人一眼,通过他们脸部的特征,确认这几人就是老娘口中偷懒摸鱼的人。

    谁能想到,以前默不作声的老苏家,在短短的时间内,居然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尤其是看起来最潦倒的苏家三房,更是靠着儿子,起了新房子。

    甚至为了儿子的后半辈子,还掏空家底,养了个邓小雅。

    这年头,壮劳力劳动,虽然不需要工钱,但好歹要承担一部分伙食吧?

    这些玉米馍馍,都是小老太太蒸好的,用来招待做工的人,已经算是极为体面的。

    说着,苏清风就把剩下的几块腊rou和馍馍,分到白天干活多的几个人身上,随后有意无意地,转过头,微笑地看向刚刚还在愤愤不平的几个人。

    虽然分到每个人手里的腊rou不多,但问题是,现在哪家能顿顿吃rou啊?

    他们先是回到医院,然后苏清风准备好了这两天药膳的量,到时候吃的时候,热一热就行了。

    苏清风特意绕到新家的宅基地上,就见他老爹叼着根草,一张白净的面庞,再配上有点痞帅的五官,放到后世,那就是妥妥的小鲜rou。

    然后就道,“老四、清风,这房子起了也有一半了,你们打算咋搞?”

    三房人丁稀少到,在村子里都是一桩奇事。

    什么叫做还是?

    他记得,自己好像刚考出八级厨师没多久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