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_第199章 三伯娘上门来了【称谓已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三伯娘上门来了【称谓已修】 (第1/2页)

    第199章三伯娘上门来了【称谓已修】

    眼看日子转瞬即逝,今天,也正是苏三阳出院的日子。

    这些日子来,老苏家一群人,忙得脚不沾地。

    平时不仅要上工,还要照顾苏三阳,本来苏清风有时间,但是苏清风这段时间,也被拉去复工上班了。

    所以一时之间家里面人手紧张。

    但是对于苏家人来说,这种忙碌,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的。

    苏清风这段时间,也在踅摸菜谱。

    苏三阳住在胶东,所以口味上,一般都偏向鲁菜,苏清风这些日子里,晚上的时候,一般都是练习几道鲁菜。

    除了之前最拿手的九转大肠外,他还根据时令,学会了清热败火的绿豆南瓜羹、萝卜丝饼和有名的青岛炸酱面。

    苏清风因为是国营饭店主厨的原因,刚好今天剩下了一块牛rou,饭店里几人分了分,大家都喜滋滋、悄咪咪地提了块牛rou往家里走。

    不过只有苏清风才知道,这里面是纯正的绍兴黄酒。

    一个烧火,一个洗菜切菜。

    只因为其中的一个步骤就是,上“浆”穿衣,再就是下油锅炸黄。

    在此之前,她听说了很多有关于苏清风的事迹,正是如此,她才愈发感觉到苏清风的不凡。

    不过好在……

    要不然,按照苏四卫那个精明程度,也不会把新家放在这两家的中间。

    想到这里,冯素芬脸上的笑容也就更加真心了。

    苏清风走到灶房,两姐弟很默契。

    倒也不是说老苏家缺这五块十块的,重要的是――心意。

    会计媳妇也不是真心不喜欢苏清风,亦或者是老苏家的。

    “你别看老苏家闷声不吭的,恐怕暗地里都吃得嘴角流油。”

    也就是绍兴出名的黄酒,想要在黑省红岗镇这个小地方买到,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等到她眼睛一扫,看到苏清风和苏映春的时候,眼睛就是一亮。

    苏清风还没见到人影呢,就听到一道极其敞亮的声音,“啥不一定呢?”

    苏家。

    ……

    她叹了口气,挎着一筐鲜嫩的绿叶菜,转头回到屋里。

    大队长媳妇还好一点,毕竟家里还藏了点家底,可其它人呢?

    大概就是,香油烧热,下入八角、葱段、姜末、蒜末煸香,还要加入绍酒、高汤、酱油。

    他把原本在锅里温着的菜分成两份,重新摆盘后,就端上桌子。

    杜玲看向苏清风的眼睛,第一个直接感受,就是――清正。

    目光清正自然,还带着一股子灵透。

    只要孩子出息,管他是男是女呢?

    可以说,就这么一个举动,杜玲这个三伯娘,在老苏家众人的心头,好感度直线上升。

    想着,苏清风哼着小调,从自家的砖瓦房前走过,招呼了大队长媳妇和会计媳妇一声。

    这能咋办呢?

    她就算是没读过书,也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大家伙都穷,那没关系。

    杜玲说完了苏映春,又转过头看向苏清风。

    说这话的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极其热闹的声音。

    她轻轻朝苏清风啐了一口,难得有了些脾气,“做你的菜去吧。这么好的牛rou,要是做的不好吃,奶指定骂你。”

    苏清风瞪大眼睛,“胡说!我可是奶的心头好,奶才舍不得骂我。”

    现在还是73年,还没到开放的时候呢。

    现在看来,老苏家有苏清风拉拔,甚至现在还有苏三阳这个大领导在,但是长此以往下来,村里人会怎么样?

    可难道要怪老苏家太张扬了吗?

    苏映春浅浅笑了一下,看起来比之前阳光很多,“这次三伯娘和两个堂弟也要来呢。娘听说了,带着一大家子往火车站赶。”

    但是他这几番安排下,苏元铁愣是对他生不出什么反感的情绪。

    如今一见,才知道传言不假。

    她眨了眨眼,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个侄子。

    如今闹哄哄地来到苏家,眼看一群人闹得没完,而半大小子食量大,不一会就饿得肚子咕咕叫,偏偏在这么多人面前,还不好意思说出来。

    苏清风四处看了一眼,有些疑惑,“大姐,家里人呢?咋就剩下咱们两个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系统抽奖这个功能,对于苏清风来说,有的时候就像是鸡肋一样,可有可无。

    长凳紧挨在一起,一群人才勉强挤到一起。

    苏映春看着苏清风,幽幽来了一句,“以前可能是,现在有三伯在……那就不一定了。”

    最后才是所谓烧、焖。

    杜玲看人,有自己的一套。

    听到苏清风的话,别说是本来就抱有好感的杜玲了。

    但是真到了一些时候,抽奖出来的东西,还是能起到一些妙用的。

    大队长媳妇听到这里,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是看到会计媳妇走回屋子里,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反倒是一旁,傻乎乎,尚且不知道发生什么的苏元刚……

    做饭的间隙,苏清风还有一搭没一搭地跟苏映春聊起来了,“姐,你结婚是啥时候,我总得凑下份子钱。还有嗷,到时候你可省了一笔钱,做席面的时候,谁也别叫,就叫我。”

    这可是七十年代的五块钱!

    要知道,这年头小孩的压岁钱,就算是多一点的,也只有一毛两毛,更别说是五块钱这样的巨款了!

    而且,苏清风和苏映春都是已经有工作,即将成家的,按理来说,也不用这么客气,还单独给个红包。

    她看着苏映春,笑得一脸灿烂,“哎哟,我这大侄女长得可真俊,难怪能被县里剧院选上,听说春儿唱歌也好听,这么好的闺女,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黄焖牛rou这做法,在这个年代,如果不是国营饭店里,还是很少人做的。

    关键苏元刚看到弟弟的目光,这才后知后觉地摸了摸后脑勺,低声问了一句,“咋了?”

    会计媳妇是个精明会算计的,听到苏清风的话,不由得撇了撇嘴,“这坛子会有人不要?这老苏家日子好起来了,这嘴巴里的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