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_090 这是个圈套,速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90 这是个圈套,速逃 (第1/4页)

    第91章这是个圈套,速逃

    半个时辰后,

    范京匆匆离开了李家堡。

    脑海中还是回荡着李郁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

    “大清的这张桌子上,人太多,rou太少。

    想上桌吃rou,就必定要掀翻别人。

    李家堡的产业是配套造反的,并不产生利润。

    在我们有实力和朝廷叫板之前,都甭指望靠正经产业挣钱。

    相反,还需要从其他渠道掠夺钱财,扶持产业。

    还有,

    一旦我们独立把某个正经产业做大了,就是被人鲸吞之时。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到了那个时候,不想反,也必须要反了。

    所以,还是掠夺吧。”

    ……

    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保证安全。

    即使是搞点生意,也要把地头蛇们全部拉上,有钱大家赚。

    这样一来,即使有些人发现什么。

    也会装作不知道,为了未来的分红。

    大清朝的官吏多数比较现实,

    公私分明,深知朝廷的是朝廷的,自家的是自家的。

    什么都是假的,银子才是真的。

    大清朝的地方官吏升迁,其实是很难的。

    知县以上的官职,绝大多数是空降。

    仅有2成空缺,是留给基层的卓异者。

    而吏部官,堂官,司官,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

    至于掠夺的目标,李郁没有下定决心。

    而是先给潜在目标做个评估,捏个油水大,后患的。

    官,匪,绅,商,都在考虑之粒

    每月的食物,钢铁,火药,饷银,日常修缮,官府人脉维系,都是固定开支。

    赖二去潮州府,是一笔临时的巨额开支。

    西山岛赎买搬迁,又是一笔。

    而且,给官吏股东分红的时节,近在咫尺了。

    那帮人,可一直在盼望着能够过个肥年。

    煤饼卖的那么火爆,府城人人眼红。

    如果几个月后,拿不出银子。

    都不需要乾隆出手,他们就要拆了李家堡催账。

    ……

    当晚,

    张铁匠父子又来了。

    并提出了一个早就存在的“大问题”:

    “人手不够。”

    事实上,整个机床车间,一直以来就只有爷俩。

    铁匠铺子那边,倒是有几个后来招募的匠人。

    但是使用机床,是李家堡最核心的机密。

    “老爷,必须要添人了。”

    “不然我们爷俩就是不睡不吃,也赶不上您要的产量了。”

    李郁示意两人坐下,

    让厨房送三碗雪菜rou丝面来,加一块爆鱼、一些酱排骨,多搁葱花。

    碟子里放姜丝,香醋。

    “别急,咱们边吃边。”

    “老爷,多招几个靠得住的铁匠吧。”

    “铁匠很好找,但未必靠得住。”

    “也是,毕竟不像咱们父子一心追随老爷。”

    李郁笑笑,示意先吃面。

    一会坨了,就不好吃了。

    苏州府吃面,重点是浇头。

    先几口吃掉了浇头,才开始夹面。

    “如果我招一些忠心的生手,开机床能不能行?”

    “啊?”老张铁匠愣了一下。

    过了一会,他道:

    “先送铁匠铺子里做几个月学徒,然后再学着开机床,也校”

    “需要多长时间?”

    “怎么也得半年吧。”老张又补充道,“半年后可以开机床,但是锻钢打铁,没个3年根本出不了师。”

    ……

    “太慢了。以后你们父子俩专攻钻枪管,其余所有步骤全部交给其他人。”

    “10内,我给你找足熟手铁匠,再给你拨5个佩刀的护卫,别让人搞破坏。”

    “校”

    李郁决定,上流水线那一套。

    先不管忠心有几成了,招募一批匠人,让人看住。

    一道工序,固定几个人。

    做出来的火枪质量肯定会下降,但是无所谓。

    用作训练枪,枪手合格了,枪也就可以报废了。

    这么一想,豁然开朗。

    绝对的忠诚很难,派人看着就行了。

    起绝对忠诚,怕是只能指望未来的童子营了。

    送走了张铁匠父子,

    李郁就起身去了一趟童子营。

    这帮孩子的脸上终于有了血色,看起来健康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