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9 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 (第2/5页)
/br> “成。这活儿我接了。” “王兄,我有一个大胆的建议。” …… 最终, 王神仙从善如流,深夜前去黄通判宅子。 收了2万5千两银票。 然后,分给李郁3千两,他自己昧下了3千两。 最终,给和珅上交了1万9千两。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终究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不吃差价,谁有动力去办实事? 此事之后, 王神仙在李郁面前再也不端着架子了,放下了神格,平易近人。 相反,积极的介绍业务。 告诉他,哪些事是可以平的,收费标准大约多少。 李郁可以稍微提价, 再给他留点利润空间就行了。 人人都说圈子重要,人脉重要。 就是因为看似遥不可及,神圣不可侵犯的事。 其实在某些人那里, 就是一次简单的交易。 有了这层关系,李郁在苏州府官场的名声好的没法再好了。 官官皆知, 遇上难事,可以拜访一下李官人。 他会坦诚的告诉你,这事能不能办,需要多少诚意。 而且,特有信誉。 这样的妙人,怎么会和反贼扯上关系呢。 说出去,谁信啊? …… 太湖协东山水寨, 气氛已经压抑到了极点。 好几个千总、把总都红了眼睛,要求报仇。 施令伦参股的一家铺子,也传来了噩耗。 被苏州府接收了,充公了。 亲兵队长跪地大哭, 他是本地人,家眷全部下狱了。 妻子还被当堂打了板子。 要知道,这在封建社会属于奇耻大辱。 女眷打板子,不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 “将军,我要报仇。杀了那帮狗官。” 坏消息一条接着一条, “将军,城守营那帮王八蛋,把附近的村子百姓都撤走了。” “将军,今日该到的粮食,没有按时运达。” 绿营的军粮,是由所驻地方的官署提供的。 黄通判早就让人,把粮道给断了。 “军中存粮还够多久?” 军需官灰着脸说: “按照正常供给,不超过7天。” 施令伦握着刀柄,抛一句: “到明日日落时分,若是还没有好消息,我就带你们杀出去,去提督府讨要公道。” “我就不信城守营那帮怂货,敢和咱们动刀子?” “本官相信,提督府定会主持公道,不会看着苏州府这么欺负咱们。” 气炸了的武官们, 恨恨地把刀往地上一摔,喝闷酒去了。 这一夜,过的很不太平。 各种谣言,压力笼罩在兵勇心头。 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这么就成“逆匪”了? 明明穿着官衣,领着官饷。 …… 次日清晨, 江南提督府来了人,带来了一份模棱两可的军令。 要求太湖协不要冲动,保持克制,等待总督府和提督府联合调查。 朝廷绝不会冤枉一个忠臣,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反贼。 若是真被冤枉了,事后定当严肃追究苏州府衙的责任。 “上差,可否先把牢狱里的家眷放出来?还有,本月的军粮可否先帮着催催?” 负责传令的是提督府的一个文书, 想了想就答应了,然后带着几百人的希望去了苏州府衙,居中协调。 然而, 他赶到大牢后,根本没人鸟他。 一位宋押司斜着眼睛,皮笑rou不笑的递来一张纸: “放人可以。只要你担保太湖协不会造反,而且这些匪眷不会私自潜逃。在这里签上你的名字。” “顺便问一句,兄台你能代表提督府吗?” …… 一下子,文书就怂了。 他也不是菜鸟,知道宋押司话语中的含义。 你什么都不做,那甭管最后是苏州府衙倒霉,还是太湖协倒霉,都没你的事。 你要是想做事,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万一, 太湖协被朝廷定罪,那自己就会锒铛入狱。 担保的文字,就是铁证。 “此事干系重要,在下区区一介文书,管不起管不起。” “这就对了嘛,咱大清,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