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天不生弘历,万古如黑夜。续费吧? (第2/4页)
爷给的,吩咐到了日子就打开。” 打开后, 纸条上写着: “该提醒乾隆续费了。” 看不懂,翻过来后, 背面是小字,密密麻麻,具体的提醒续费的措施。 这让黄大圣感叹, 李郁,多智近乎妖。 …… 2日后, 又是一次宫廷宴席。 因为,使团快要回国了。 清廷对于一切外人都很警惕,不希望滞留太久。 礼部的人已经暗示过了, 再待几天,最好就返航。 否则,海上气候恶劣,容易不安全。 乾隆给和珅丢了个眼色, 和珅秒懂,立即亲切的询问: “二位使节,还有什么要求吗?尽管提出来。” “临行前,国王想要一张大清皇帝的画像,挂在宫殿里,供臣民瞻仰。” “朕准了。” 这样的合理要求,乾隆是很乐意满足的。 不过,史密斯却突然红了眼圈, 让在场的人都一阵纳闷,摸不清头脑。 和珅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贵使这是?” “看到富庶的大清,我们就羡慕不已。赛里斯的百姓苦啊,我们国王曾经哭着说,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大清这样的日子啊。” 乾隆很欣慰,又到了装哔时刻: “你们的国王有这份心思,非常好。朕断定,赛里斯日后定能成为美洲强国。” “求大清的皇帝,能够赐予一些治理经验。” 大臣们一愣,都看着皇帝。 乾隆思索了一下,觉得这个议题太大了, 于是询问道: “赛里斯在哪些方面比较落后?” “全部落后,急需大清的指导和帮助。” …… 一直在发呆的军机大臣于敏中,突然睁开了眼睛。 盯着这个憨厚傻缺的红头发史密斯,后背一阵发凉。 漕,他好像在诈骗皇帝! 欲言又止, 他低着头,小心的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同僚。 发现,他们的表情都有些不自在。 就连宫廷法兰西教士,也很不安的低着头。 避开了自己试探怂恿的眼神, 从一开始,这位教士就有些狐疑。 使团的气质,有些贱兮兮的。 但是在大清宫廷做客卿十年,深知这里的规矩。 时刻要牢记,“客”的定位。 礼部一位官员曾经意味深长的告诉他: 少说少犯错,不说不犯错。 这大清朝的水,你一个洋人客卿未必看的透。 这话,他听懂了,也听进去了。 于是, 拿着筷子,在盘子里的海参上画了个十字,然后选择了明哲保身。 于敏中心中叹了一口气, 这年头,就连洋人都被带坏了。 衮衮诸公,就皇帝是真傻,其他人都是在装傻。 …… 果然, 皇帝沉吟片刻,询问道: “赛里斯一年岁入几何?” “仅10万两白银,只能拖欠着贵族的薪俸,用椰子和海参顶替。” 于敏中差点笑了,心想你踏马的是真敢开口啊。 而乾隆,却是面露同情,说道: “看来是真的贫瘠。” 和珅有些按捺不住,笑着问道: “贵使身上这件衣服,非常精致,想必宫廷中还是有能工巧匠的。” 众人都认真瞧着, 还真是,正副使节的衣服用料上乘,而且用了不少的金丝线。 和珅又说: “贵国呈献的礼品中,有一尊纯金王冠,上面还镶嵌了一颗鸡蛋大的夜明珠。这件礼物,非常珍贵。” 他管着户部,不能不站出来。 因为乾隆大手一挥,赏,户部就要流血。 银库里,都快要见底了。 …… 果然,乾隆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就是暗示,赛里斯没那么穷,还是有点钱的。 黄大圣站了起来: “大清皇帝和诸位大人不知道,赛里斯穷啊。” “我身上这件衣服,是王太子唯一的礼服。临行前,他说穷家富路,借给我穿。” “而史密斯身上这件,是国王的礼服。” “那个夜明珠,是国王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廷臣们都劝他,别送了,留着吧,大清朝皇帝富有四海,是天下最富裕的君主,不缺珠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