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机会来了! (第6/6页)
> 热闹非凡! 而相比外面的热闹和喜庆。 而此时的大会议室内,却鸦雀无声。 杨广业站在前面,身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通过三羧基循环原理对动脉粥样硬化生化指标的探究》。 教室中间,第一排是徐通为首的省内专家评审组。 第二排,是学校和学院的一些领导。 毕竟,杨广业拿到这个课题,自然而然的成了学校的明星人物。 校领导对于这一次的课题,也十分重视! 而后面,则是本次课题的组成人员,以及学校、附属医院一些专家教授。 大家都来旁听这一次的会议。 很快! 杨广业笑着对着众人微微点头鞠躬: “各位专家,各位教授,我的汇报到此结束。” “欢迎各位进行点评。” 话音刚落,台下掌声一片,但是很快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主角是徐通。 虽然只是客套性的走一遍最后的流程。 但是…… 却不能省去。 而此时,徐通看了一眼身边的刘蓉,笑着说道:“刘教授,你先来吧?” 刘蓉点了点头,他是山河省生化研究所的副所长,也是附属医院的检验科主任。 同时还是附属医院检验学总教教研室的主任。 承担着医院生化检验,内科诊断的重要角色。 刘蓉在省内的地位,都很高。 这一次,自然也是受邀参加了课题最后的评审工作。 刘蓉点了点头,拿起自己准备的草稿,认真说道: “我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问题。” “那就是课题的创新性。” “在我看来,这个课题存在套皮的嫌疑,因为你们实验依然存在脂类代谢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脂类代谢,低密度脂蛋白,这些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联,但是不够!” “我想请杨教授回答一下,你们的深化研究是什么?” “单纯脂类代谢,不能算作是三羧基循环吧” “如果这样的话,会多少让人感觉失望。” 果不其然,刘蓉的问题,直接让现场气氛飙升了起来。 杨广业点了点头:“刘教授的意思我很清楚。” “我们显然不是单纯进行脂类代谢分析,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其中包括了三羧基循环中的一些其他产物。” “基础资料里面有一些相关的信息,可以回答这个……” …… 刘蓉的这个问题,不难不易,很合适。 让会议的进度,推进了不少。 接下来的其他评审专家,或多或少提了一些问题之后,纷纷点头,向杨广业表示祝贺和称赞。 不得不说,这个课题的确是一个优秀的课题。 杨广业也很开心! 眼看着,就要到了最后的核心人物,徐通教授了。 杨广业没有在意,毕竟,徐通是课题的参与者,所以,他应该不会提出太过于刁难的问题,或者让课题卡壳。 就在这个时候,徐通清了清嗓子说道: “我这里,恰巧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基础知识以及佐证材料,有所欠缺!” “我想问一下,你们进行中,发现泡沫细胞的形成、脂质沉积和炎症反应等机制,可以作为新的检测指标评估AS的危险程度。” “但是,我却没有发现,泡沫细胞在三羧基循环中存在的价值在哪儿?” “而泡沫细胞的形成,是这个课题的关键点。” “你们如何佐证,是否有论文支持,泡沫细胞和三羧基循环有关系呢?” “以及,泡沫细胞形成的关键点在哪儿?” “如何发生机制。” “这是你的指标,我觉得证明程度不够。” “谁来补充一下这个说法。” “所以,我对这个课题,还是存在一些担心的。” “我本人也是课题的参与者,但是,我无法说服自己,的确,脱离了泡沫细胞,也能成立,但是不够完美。” “所以,在这个论点没有出现之前,我觉得,大家还需要坐下来讨论一下的。” “杨教授,这个问题,还麻烦你解释一下。”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安静了下来。 而同样! 杨广业也是面色凝重了起来。 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个节骨眼上,竟然徐通问了这样的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 徐通继续说道:“当然了,这个问题,是我临时发现的。” “但是,我觉得,需要解决。” “所以我提出来了。” “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我觉得这个课题的评级,会进行重新评估。” 此话一出,顿时现场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知道重新评估的意思,会降低评级,会降低经费…… 徐通继续说道:“其实,我这个问题,不需要杨教授一个人回答。” “课题组每一个人,我都想听听你们的答案。” “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 ps:感谢盟主“王镱涵”大佬的豪气10000打赏,谢谢。 感谢“军刃”老哥的5000打赏。 谢谢大家。 这几天得忙着陪床,每天回来都很晚,哎……我也很累。 不过好消息是丈母娘这边来了,我能休息一下了,这几天感觉心脏都有些不舒服。 拜托大家见谅。 我真的想多更新,毕竟新书期间是上升期,哎……无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