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_第一百零二章:多方博弈,第一卷结束(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多方博弈,第一卷结束(求订阅) (第2/6页)

>
    他来学校的时候,杨广业对他帮助很多,对方是土生土长的山河医科大的老师,从上学、毕业……一路一直都是在这里。

    不可否认,杨广业对这里是充满了感情的。

    而杨广业比他大不少,一直对他都很照顾。

    无论是实验室的建设,还是一些工作中的事情,杨广业都很热心。

    用对方的话说是:“你是人才,是未来,我没有太大的本事,但是……你放心往前冲,后面有我。”

    这句话,践行了杨广业三十年的工作之旅。

    虽然现在秦学海在山河省的名气显然是要比杨广业大,学术科研临床工作两开花,成了省内最年轻的全国名医。

    但是!

    这绝对离不开杨广业的支持。

    所以,当初学校在选择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的时候,秦学海放弃了,给了这个老哥。

    其实,杨广业这个年纪,站在副院长的位置,政治生涯也快要到头了。

    充其量最后扶正,做个院长。

    但是,他却把这一辈子献给了学校。

    秦学海也意识到,自己这话说的,有点过火了。

    他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老杨,咱们都冷静一下!”

    “好吗?”

    “你听我慢慢说。”

    “的确,我找小陈聊过,我推荐他跳过大学阶段的课程,尽早的进入临床,这是对他而言很重要的一步!”

    “进入临床之后,他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

    “说实话,你扪心自问一下,咱们大学阶段基础课程,对于陈恭目前而言,有多大的帮助?”

    “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再说了,人家本来就是临床学院的学生,不是你们基础医学院的!”

    “你应该明白这一点。”

    “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对于学生的发展,的确是需要做好一个规划作用。”

    “但是,对于陈恭,我秦学海扪心自问,我自私过吗?我若是自私,我早就安排他进入骨科,我可以规划他的一辈子,甚至我可以说!”

    “我可以从他大学阶段开始培养,然后进入医院,主治医师,培训,海外……回来教授,主任……”

    “说实话,我可以安排的妥妥当当,让他给我接班!”

    “到时候,陈恭所有的成就上,都会有秦学海的名字,这是我挖掘出来的人才,是我秦学海系的人。”

    “可是,我不能这么做!”

    “因为我知道,他的未来,要比我辉煌!甚至,我现在压根看不清楚这个孩子的上限有多高!”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秦学海这么多年走来,什么人没见过?当时回国以后,我不是没有机会进入协和,我回了山河省,因为我这里,在这里,我同样不比人差。”

    “我可以建设自己的家乡,可以为山河省几千万老百姓的健康多一道保护线。”

    “如果说山河省未来骨科有一个院士,那绝对是我!”

    “可是,我告诉你,即便如此,陈恭的天赋,还要在我之上。”

    “我有什么资格和权利,去左右人家的未来?”

    “我生怕自己做错了,生怕自己在陈恭决策方面走错了一小步!”

    “我说句不吹牛逼的话,陈恭在你手里,十有八九会损失一半儿以上的天赋!”

    说到这里,杨广业原本已经平息了很多怒火,但是听见这句话,内心再次一股子无名之火蹿了上来,想要狡辩。

    “你凭什么这么说!”

    “秦学海,好!你厉害……是吗?”

    “你……”

    看着杨广业又要生气,秦学海苦笑摇头:“老杨,你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你不敢让陈恭跨越本科阶段呢?”

    “因为你害怕啊!”

    “你做什么事情,总是瞻前顾后,你永远是想的比你做的多!”

    “陈恭在你实验室课题的事情,我也是刚刚了解。”

    “你确定自己做得对?你根本不懂现在年轻人想要什么!”

    “既然你不敢选,你不会选,那为什么不能让他来自己选呢?”

    杨广业听完这些话之后,脸色真的冷静了下来。

    正所谓,每个人人性深处,都有一种潜藏的东西。

    杨广业也不例外!

    他这一辈子,谨小慎微,生怕犯错,能有今天,完全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结果。

    但是,他骨子里,是有一种怯懦的。

    他害怕去试错,害怕去做出一些冒险的选择,同样,也害怕走出一条新的路来。

    而且,越是好的东西,他越不敢!

    他早就知道了陈恭的天赋和能力。

    可是……

    杨广业想到的第一件事儿,不是让如同秦学海一样,给陈恭一个舞台,让他拉出来溜溜,让他展示出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而他选择了一种稳妥的方式,让陈恭的能力沉淀,然后学习,他之所以让陈恭做徐通联络员的身份,就是如此。

    他希望陈恭能稳步向前,不求一步登天,但求……步步为营。

    这是他杨广业一生的心路历程,他不敢让陈恭试错,而是……希望他一步步,慢慢来,慢慢走。

    在他心里,这是最为稳妥的方式。

    可是,接二连三的,陈恭创造了出来了太多的神奇事情。

    他真的忽视了一点,若是陈恭被刘志纠缠,而失去了科研经费,或者是科研的耗材支持,能研究发现三羧基循环和泡沫细胞之间的联系吗?

    不能!

    陈恭需要的,是一个舞台。

    一个足以展示才华,一个可以纵横捭阖的舞台。

    所以,后来……杨广业选择成为了陈恭的助手,让他来做第一负责人。

    他杨广业从来都不是一个争功的人。

    给一个20岁小伙子充当助手,这样的事情,一般的院长做不到。

    但是他能。

    听完秦学海的话,杨广业第一次选择了沉默。

    同样也是第一次选择了认可。

    他知道秦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