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解决! (第1/3页)
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正文卷第八十二章:解决!郑瑞贤此时内心满是震惊! 他脑海里仔细回想了一番国内顶级的解剖学专家。 可是……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到是谁? 刚才的实验室,他也去了,也算是亲眼看见了林教授他们的反应,以及关于最新研究的一些报道。 对方显然不可能把这个东西当成是玩笑来开。 可是……到底是谁? 能这么厉害? 郑瑞贤显然有些惊讶! 而且,看着马彦夫的样子,显然……类似的事情,不止这么一件,这背后肯定还有很多东西。 到底是什么? 这个人是谁? 他写的东西真有这么厉害? 这些疑惑全都席卷心头,让郑瑞贤就更加好奇了! 马彦夫带着郑瑞贤离开实验室之后,同样是有些惊喜。 这小兔崽子,呵呵呵,真的是给自己太多惊喜了。 接下来,马彦夫最感兴趣的是,教研室那边如何了! 这本书弄下来之后,第一个送往的地方就是首都医科大,李培生那里! 李培生也是本次考核的重要负责人,也是临床学院的院长。 不过,作为负责人之一,李培生却和其他负责人不一样,他对马彦夫是绝对信任的。 并没有干涉马彦夫的管理。 而李培生同样也是附属医院的领导,临床工作很忙。 现在的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干涉这些事情。 不过…… 马彦夫在拿到陈恭制作的培训指南之后,第一个送的就是李培生。 因为李培生还真的是当下最有解剖思维的临床专家之一。 他觉得这份东西,在李培生那里能得到最中肯的评价。 也不知道李培生怎么样了? 想到这里,马彦夫的脚步加快了几分。 下了楼道,马彦夫忽然转身,对着郑瑞贤,好奇的问了句:“对了,你怎么来的?” 郑瑞贤微微一愣:“我……我司机送过来的。” 马彦夫呵呵一笑:“正好。” “咱们得开车去。” 郑瑞贤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让司机过来接上两人,就朝着医科大走去。 “马院,也不是我催您,是现在几个负责人他们都闹到了领导哪儿,我要是再不来看看,估计……我办公室都闲不下来了。” “呵呵……” 马彦夫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小事儿。” “没事儿。” “这些都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出新一代的顶级医务人员。” “我其实现在有个想法。” “国内的医疗卫生培养制度,这几十年来,其实已经开始不太适应我们的发展了。” “以前的时候,我们是人口大国,医务人员的数量必须要尽快跟上。” “所以,在培养的时候,数量十分关键。” “可是,现在都在做尖端医疗,而医学领域,的确是需要尖端人才的。” “所以呢,这一次的竞赛,我计划做成一次模拟。” “我想要做出一种新的选拔制度来,然后呢……对着所有医学生,进行类似于竞赛一样的招募。” “通过考核,我希望给国家培养出一支尖刀队伍!” 马彦夫说的时候,双眼冒光。 郑瑞贤也是愣住了。 他没想到马彦夫竟然有这么大的想法。 一直以来,包括郑瑞贤,都在把这一次的竞赛,当成政治任务去做。 可是,却只有马彦夫老爷子,去把这一次的任务,当成一个事业去做。 他想要做的,不仅仅是一次竞赛。 而是改变国内医疗人才培养的一次改革。 郑瑞贤忽然沉默了下来。 这不是格局的差距。 而是态度的差距。 当那些专家们都在把这一次的竞赛当成是一次功绩去做的时候,马老爷子已经开始为那些孩子们谋划起来,甚至为今后国家培养的医学人才进行重新的过滤。 这一刻,郑瑞贤也禁不住冷静了下来。 他同样也开始了思考。 作为教育部的副主任,郑瑞贤对于医学教育同样也不陌生。 他很清楚马老爷子说的那些东西是怎么回事。 但是,想要改变这个格局太难了。 高考,依然是分流的主要途径。 其次才是考研和考博。 而现在,考博的渠道在逐渐关闭,申请审核制变得更为关键。 郑瑞贤好奇的问了句:“马老师,您觉得现在的考研制度和考博制度,无法满足您的要求吗?” 马彦夫闻声,叹了口气:“考研和考博,是给高考失败,却又有信心往前一步的孩子们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同样,也是给那些对于医学有着天赋的那些孩子,一个晋级途径。” “可是,这还不够啊!” “我所说的尖端人才,并没有把协和、湘雅……华西……一类的算进去!” “我要的尖端,是分等级的!” “最顶级的团队,我希望他们是走到世界上可以拿奖,但是拿奖只是基础的,或者说是顺带的,关键在于,他可以为我们国家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他们是我们医疗行业的尖刀!” “这才是核心。” 马彦夫说话间,眼神里都闪烁着光芒。 “当然了,我说的仅限于外科领域。” “其他学科,我了解不多,不敢乱下结论。” 郑瑞贤听见马彦夫的话,不由地瞪大眼睛:“您这……也太……太那啥了吧!” “过于理想了吧?” “这些人,不说能不能选拔出来,就是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