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震惊的考察组! (第3/4页)
手术室都不太现实!” “你们看,这种神经功能的重建,需要把握六种标准,首先就是……” 除了这边之外。 还有一个小组,正在疯狂的讨论血管吻合技术。 他们的血管吻合技术,让身为肝胆外科主任的李培生都目瞪口呆。 从血管的组织结构分析,到缝合针线的把握,再到每一个细节的处理…… 甚至不少内容,都让李培生目瞪口呆。 这对他而言,简直是在上课! 因为李培生的确是从刚才那人的训斥声音中,得到了收获! 时间! 一分一秒流逝。 这个急救科室,也就是第三急诊科,总共有五个小组! 而每一个小组,似乎都是有着很强的实力。 这些,或许不是最重要的。 最关键的是,整个科室的学术氛围和科研气氛,以及临床的严谨性。 他们经常会听见一些争执的声音! 整个办公室内,前所未有的热闹。 可偏偏这种热闹声音里,有着一份默契的秩序。 每一个人,似乎都在拼了命的进步! 而伴随着急救车的声音响起,很快,他们又能迅速投入到抢救工作之中。 学习、临床、抢救、分析、复盘、研讨会…… 整个办公室不大,但是却给人一种分秒必争的错觉。 或许! 这不是错觉。 而是一种新秩序! 这时候…… 董祥斌和马伟民两人对视一眼。 他们虽然对于专业技术知识不是很了解。 但是! 他们有着严苛的考查制度和丰富的考查经验。 他们真的想不到,会在山河省,一个成立不到一年的医院内,看到如此的竞争力! 科研能力,毋庸置疑,就从刚才李培生的电话里面就能得知。 临床能力,他们看到了一群积极向上,努力工作,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的一群医生。 精神状态,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每一个人都在进步,似乎是你追我赶的样子。 这……他们甚至一度以为自己出现了错觉,以为来到了协和医院,或者是那些顶级医院。 而不是一家成立一年的医院内! 这时候…… 马伟民忍不住叫住了一名患者,好奇的问了句: “老哥,打扰一下。” “我怎么看里面和打仗一样,这么着急啊?” 听见马伟民的话,老哥忍不住笑了笑。 “外地人吧?” “你们可能不太了解第三急诊科!” “我告诉你们,以前,这家医院,狗都不来,名声都臭了!” “关键……这里的医生,都是发配来的。” “根本没有积极性可言。” “但是,陈主任上台以后,完全不一样了。” “你瞧见没?里面的人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
“你知道为啥嘛?” 董祥斌三人摇了摇头:“为什么啊?” 老哥神秘一笑:“因为淘汰机制!” “这家医院,不对,是这个病区,有一半儿以上的医生,都是流动性的。” “陈主任的几个组长,可都非同一般,都是陈主任亲自带出来的。” “全省的医院都和这里签署了培养机制。” “那些医生,其实都是省里面重点医院委派来的骨干人员。” “可是,来这里,就不一样了!” “竞争制度,水平不达标,就会被医院遣返回去。” “三年的培养机制,若是成功坚持下来,他们回去可都是栋梁之材。”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啥呢?” “陈主任!” “人家小陈主任厉害了,全能的把式,啥都厉害。” “人家上午可能做的是剖腹手术,下午就去做断指再植,晚上做的可能就是骨科手术。” “上个月,省人民医院来了个博士,来了一个月,直接被遣返,就是水平不达标。” “科研水平太次了!” “来这里,就要做好打仗的准备,要具备科研能力,临床能力,还要有团队协作能力。” “啧啧啧,能跟着陈主任学习,有福喽!” “你们外地人来看病吧?呵呵……陈主任的号,可不好挂!” “但是你们也别担心,也别塞红包,因为陈主任参加手术,完全是挑重点手术去做,一般手术,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