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8章 【紧急】 (第2/4页)
思回道:“原来有神仙庇佑,皇儿为朕考虑,何罪之有啊。近日军情紧急,众人举荐火炮,朕已征用皇儿的匠坊制作,刘禹西跟林南说火药制作缓慢,皇儿你要设法解决,此战若胜,皇儿可记首功。” 林南听毕,只能答道:“尊命。 这时众大臣议论纷纷,林南知道这里面的臣民中只有一半是林南的人,有一半是老太婆的人,不过还好看来他们都是第一次听说公输般这个木工祖师也是神仙。 老头子转向众大臣:“火炮威力,众卿家必有耳闻,此次退敌,敌众我寡,便要倚仗这神兵利器,礼部尚书,拟旨敕建神堂,诡鲁班祖师,封为天工护国上仙,总领天下匠人。” 听到父皇要建庙,林南暗想可以趁机提高工匠的地位,这对林南手下有好处,所以林南忙奏道:“父皇,儿臣手下曾有一工匠,为制神兵火药,英勇献身,还请父皇追封他为上仙弟子,以收天下匠人之心。” “有理,准奏!礼部尚书,此事亦交由你来办,另选天下杰出匠人九名,同封班门弟子,择口朕亲自加封。”父皇虽也在做戏,不过他现在对火炮很关心,要打杖了,有新武器自然是好事。 林南到的时候会议已经开了近两个时辰,此刻又再讨论了一会具体的军事部署,林南随便听了听,会议便结束了,结束后父皇便让众人散去,各自实施今口会议的决定。 然后他又命人送上一些点心,父皇没有马上陪林南去见母妃,而是挥退所有的人,仍叫人守住门口,不得让任何人进门看来他要和林南私聊。 父皇拿起一块糕点,递给林南,缓缓说道:“则儿,现在只有你林南父子二人,你便实话实说了吧。” 林南一听眨了眨眼,没有说话,然后父皇又开口道:“刚才问你火炮的事,只是为堵住群臣之口,你以为你父皇和你心灵不通吗,嘿嘿,朕早已知道了,你对手下工匠和刚才所言之天书根本子虚乌有,朕还知道,那些所谓天书都是皇儿亲自书写,并未问过孔先生。” 林南一听笑了笑:“父皇你都知道了,还问我做妨呀,你是怕太后娘娘知道吗” “你是朕的最疼的则儿,朕一向对你宠爱有加,就是天大的事,父皇肯定向着你这边的,虽然母后也是朕最重要的。”父皇说着有些惆然,然后又接道:“要她不知怎么会行,如今的火炮,自行车,麻将等千奇百怪的器物摆在眼前,林南想母后早已猜到是你所为了。林南现在不是责备你,只是好奇,你为什么会发明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你一直未出宫,到底是谁教你的”说完。他坐坐好,大概是准备接受不可思议的事实了。 林南想了想就选了一个自以为最能被人接受的说法,向父皇说道:“父皇,其实这些器物,儿臣其实真的是在古书上见过,不过那书现在已找不到了。”林南不和他说实话不是不相信他。是怕他不相信林南,说林南转世重生他会信吗。 “可是,传说中并无此类器物,又是谁能写出此书的”父皇越来越疑惑。 林南一听他这么问,不由得苦笑道:“或许是某个神仙吧,其实儿臣也不知。 “罢了。罢了,朕不再问你便是了。”这时元帝一听,只能无奈的摆了摆手,然后又接道:“好了,不提这事了,先去看望你母妃吧,她盼你回来。已不知落了多少泪了,她虽然平时爱赌,但还是很关心你的。”元帝站起身,牵着林南的手便出门了。 “遵旨。”林南和自己父皇相对一笑,便传令摆驾母亲的寝宫。林南想起一家人又可以平安的团聚,心里一阵暖洋洋的,说起来亲情这东西在苏洲一行后,便深深埋于林南心中了。 得到了刘禹西的告知,母亲早早的就等在寝宫门口了,看见林南和元帝一起驾到。一脸急切之色顿时一扫而空,急急地向元帝施了一礼,便把林南拉到怀里,嘴里大概一边在述说着想念之辞,一边便开始抽没起来。 林南的鼻子不争气的又一次发起酸来。想好的安慰的话根本想不起来,只是一个劲的说:“孩儿不孝,让母亲担心了。”说得有些假,不过也有些真,林南现在也分不消林南对这个老妈到底是什么感觉。 还是元帝开朗,说道:“爱妃,今日皇儿回家,是高兴之事,别在哭哭啼啼了,来人啊,叫御厨房把菜送过来,今日朕就在这里用晚宴了,爱妃,朕记得数年前赐你了两坛玉涧春,原本要在五皇儿十岁生辰时与你共饮,可叫人取出,今日正好为皇儿洗尘。” “好的,请等。”母妃一听便笑呵呵的去取酒了,然后一会儿回来道:“皇上只有一坛了,还有一坛好像已经喝掉了。” “好了,一坛就一坛,爱妃,我们今晚可要好好听听皇儿在南国的趣事啊。”元帝倒是不以为意。 接着的一个晚上,便由林南来讲述在南国的时光,可怜林南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硬是腾不出嘴来吃上几口,老头子一句句饶有兴味的“后来又是如何”,让林南只能忍住大量分泌的口水,不停的讲下去,林南可不想扫他兴,吊他胃口。看来夏易这点是遗传了元帝,听起有趣的事情就一直不愿停下。 林南一路说来,也算是精彩纷呈,说到差点为火药所伤时,母妃还担心的惊叫起来,又说到诸城要暗地来袭,连元帝也一脸凝重,还拍了一下桌子,看来已是震怒,讲到帮助胖子统一各城的时候,老头子忍不住插嘴了:“皇儿,听你之言,那胖子将军见利忘义,狼子野心,何不暗中助那叛军,使之混战不休,永无宁日,岂不更妙” “元帝圣明,儿臣手下众谋士商量数日,才商议出,南国之和平统一有利于我朝。”林南想了想便答。 “哦”老头子模了摸头发,忙问道:“则儿说来听听。” “原因有很多。”这不是显摆,主要是林南太聪明的原因,所以想的层面很多。 林南想了想接道“其一,南国向为我朝虽是盟国其是属国,年年进贡,我岂能见其国内乱而不顾失南国事小,失众属国之心事大啊。” “其二,南国与我朝相隔不远,若其国内乱,民不聊生,必盗贼群起,南国人惯于海上生活,凶狠成性,日久必sao扰我沿海州县,海洋广大,我朝岸线极长,难以清剿,成为沿海大患。”说起这一点,是为了避免战争,林南想自己的父皇懂。 “其三,南国虽地域狭窄,资源匮乏,但岛上火山密布,盛产火药原料之一硫磺。正是我朝所需,其森林密布,木材充盈,我的父皇当日造船伐高丽若是命南国伐木造船,当可免今日之暴乱。使其永为我朝开矿伐木。较灭其种族为佳。” “其四,儿臣日后欲炼制化合之物,需大量毁坏树木,其有些本身亦为剧毒之物,危险之至,儿臣欲将之搬至南国。用南国人生产,则可避免无妄之灾。”说到这,林南心中有些邪意。 “其五,父皇可曾忘了海洋之东岸仍有数国,其国文化虽弱,但极好战。冶铁之术优于我朝,其船也可侥幸来到我朝,不可不防撒,儿臣所闻,元帝命人造海船,数年未得,工匠实是心有余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