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事情越来越奇怪(国庆节快乐) (第1/3页)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正文卷第一百九十八章事情越来越奇怪……看着李世民风轻云澹的饮茶。 长孙无忌的心里,越发显得慌乱起来。 “辅机,其实朕早就知道了……” “朕之所以没有将科举,和隐瞒阵亡将士未报的事情,彻底追究下去。因为承乾是朕的太子,辅机是朕和皇后的兄长。” “朕也知道,辅机之所以如此为承乾建言献策,自然是为了保全他的太子之位。” “辅机,可是有些事情,不要做的太过了,不要做的太过了……” “朕心甚慰啊……轮台城一行,让承乾的心性有了这么大的转变,轮台城的英雄纪念碑,让承乾能够感到悔恨,以至于泪如雨下……” “承乾,眼下已经开始有了责任感和担当,这是他最大的成长和收获。” “辅机,以前的事情,朕可以既往不咎。以后莫要再出那些馊主意了!” 李世民话音落地,长孙无忌如释重负的使劲点点头,开口说道。 “臣,多谢陛下宽恕!以后辅机再也不敢了。” 没想到,李世民宽恕了长孙无忌,长孙皇后却开口说话了。 刚刚被长孙无忌所言,震惊的捂住嘴巴的长孙皇后,实在没有想到,承乾坦言的两次过失,竟然是他的亲舅舅在背后出谋划策。 长孙皇后此时感觉的愤怒,兄长此举,看起来是在帮助承乾,实则是在害他。 如此下去,只会让承乾变的更加冷漠和不仁。 万幸的是,轮台城一行,不但根治了承乾的足疾,而且改变了承乾的心性。 “兄长,你还是辞官吧!” “承乾以后,不需要兄长的教诲,观音婢万万没有想到,兄长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长孙皇后的话,让长孙无忌宛如五雷轰顶。 他目光呆滞的看着自己的亲meimei,良久以后长叹一口气,开口说道。 “好,一人做事一人当……” 长孙无忌也知道,经此一事,自己即便是不辞官,朝堂之上,也没有自己的话语权了。 看到长孙皇后坚定的表情,李世民自然知道,她是为了承乾考虑和着想。 “也罢,辅机兄还是好生歇息一段时间吧。” “明日里,朕会告诉百官,辅机兄身体欠佳,需要静养一段时日。” “你可是朕的股肱之臣,朕还会再次重用与你的……” 长孙无忌施礼退下,满腹忧伤的往长孙府邸而去。 长孙无忌,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落得今日这个局面。 自己的亲meimei,从小和他相依为命的观音婢,竟然勒令他辞官回家。 何其可悲! 何其可叹啊!冷冽刺骨的寒风,配合着漫天飞舞的雪花。 让长孙无忌整个人,都觉得哇凉哇凉的。 立政殿里,待长孙无忌离开以后。 长孙皇后眼眶噙满泪水。 “二郎,对不起!” “臣妾没有约束好兄长,差点让承乾走上不该走的道路……” 李世民紧握长孙皇后的手,和颜悦色的开口说道。 “没事的,承乾现在能够明辨是非,咱们都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兄长本意也是为了帮助承乾,奈何有些事情,确实是做的有些过分了。” “以前的事情一笔勾销,莫要再提了,来,咱们看看,根儿让承乾捎来的书信……” 李世民掏出手帕,亲自为长孙皇后擦拭眼泪。 如此温馨一幕,羡煞旁人,可惜现在立政殿里,没有旁人。 几位宫女,谁也不敢正眼观看啊。 长孙皇后依偎在李世民怀中。 李世民将书信拆开,然后拿在手中,二人一起定睛看去。 父皇,母后。 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是承乾平安返回长安城之日。 承乾的足疾已经彻底痊愈,日后只需要按时服用,儿臣为其配好的草药即可。 松赞干布派使者入长安城求亲,父皇将江夏郡王府的雪燕册封文成公主,赐婚松赞干布一事,实在非明智之举。 看到这里,李世民面颊guntang,自己又一次,被这个臭小子给教训了。 父皇,母后。 我大唐乃天选之国,大唐的公主,岂能外嫁蛮荒苦寒之地的异族。 遥想当年,昭君出塞! 昭君的境遇,何其可悲,何其可叹! 吐蕃本就包藏祸心,对我大唐一直虎视眈眈。 为了永除后患,儿臣已经派兵占领了吐蕃,因为路途遥远,喜报抵达长安城,尚需一些时日。 父皇,母后。 承乾暴揍吐蕃使者,乃是儿臣委托其所为,这口恶气不出,儿臣实在是意难平! 承乾返回长安城时,儿臣让杜荷,魏叔玉和李德奖,一起陪同承乾返回长安城。 父皇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他们三人可堪大用。 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 朝中有些老臣,该休息的,也时候让他们休息休息了。 如此也彰显父皇,乃是千古仁君。 房相杜相等人年事已高,杜相更是曾经身患顽疾,马周此人可为相,相信父皇这些年,也已经彻底了解了马周的为人。 还有中书侍郎岑文本,此人颇有文采和治国理政之能,父皇也可重用为相。 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臭小子,竟然又在教老子做事。 李世民奇怪的是,马周和李根是有一番交集的,正是因为他和马周,在科举考场的相遇,才让李世民最终决定,派魏征去中郎将常何府上,特意考察马周的文采,结果让李世民大喜过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