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章进击吧,未来的神探!苏醒吧,英雄的血脉 (第2/3页)
成为,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超级神探。 狄仁杰出身于太原狄氏,说起狄氏一族。 来头也足够悠远流长。 狄仁杰的高祖狄湛,祖父都曾为北魏略阳公。 依据现有资料查证,天水狄氏,确切无疑,是羌人或者说汉化过程中的羌人。 五胡十六国以来,狄氏家族一直是东羌豪族,历代先人所任地方官职,都在甘肃天水一带。 最低官职也是秦州府主薄。 军职则有镇西将军。 由此可见,狄氏一族在当地的威望,和当时的影响力。 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到后秦狄伯支时定居长安,到狄恭时定居太原并生狄湛,再到狄孝绪及狄仁杰时。 狄氏一族,已经彻彻底底的,融入中原文化之中了。 现如今,狄仁杰一脉,在太原也算是名门望族。 和裴行俭相比,狄仁杰是幸福和快乐的。 狄仁杰的爷爷狄孝绪,早在隋朝的时候,狄孝绪就已经是新丰县长了。 再到唐朝的时候,狄孝绪又担任过行军总管,大将军,尚书左丞,使持节汴州诸军事,使持节澧州诸军事,澧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 后来,还被李渊册封爵位临颍男。 就这一个爵位,就让狄氏一族,一只脚踏入贵族行列。 狄仁杰的父亲,名叫狄知逊,狄仁杰的父亲也不简单。 他是唐朝第一批,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进士。 起步就是从六品下的东宫内直郎。 虽然当时太子是李建成,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狄仁杰父亲的前程。 在太子东宫待了几年,狄知逊就被调到郑州担任司马参军,同时还兼任郑王府兵曹参军,后来又历任梁州都督府录事参军,越州剡县县令,华州郑县县令。 最终官至夔州都督府长史。 做为一位无忧无虑的公子哥。 年少的狄仁杰,并没有养成浮夸,纨绔子弟的做派。 狄仁杰聪慧过人,四岁时便开始学习,五岁识字过千。 六岁读《春秋》,七岁学《论语》和《诗经》,八岁可出口成章,吟诗作赋。 乃是太原当地,赫赫有名的小神童。 当九五二七登门,告诉狄仁杰,秦王殿下坦言。 未来可以让狄仁杰的成就,超越父辈和祖辈的时候。 狄仁杰毫不犹豫的便一口应允下来。 每个少年郎,心中都有一个梦想。 特别是像狄仁杰和裴行俭这样,出身豪门氏族的公子哥。 虽然二人的处境有天壤之别。 可是,二人骨子里,都流淌着历代先祖,不屈不挠,奋力进取,再创辉煌和荣光的赤子之心。 更何况,秦王殿下,名誉大唐,威望和民心之盛,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 魏征在和裴行俭,狄仁杰二人,简单交流一番后,也是唏嘘不已。 “原来都是故人之后,一路远道而来,一定饿坏了吧。” “书玉,去福根酒楼,叫一桌最好的酒菜来……” 魏叔玉闻言微笑着点点头,一口应允了下来。 “别忘了,记账……” 魏叔玉前脚刚刚踏出书房门口,身后便响起父亲魏征的声音。 魏征这算盘,也是打的贼熘。 原本福根酒楼,就是自己女婿所开的。 现如今,不知道为李世民,赚了多少金银财宝了。 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毫不为过。 自己做为秦王的岳父大人,不狠狠的白吃几顿,心里属实有点不得劲啊。 反正也不是不给钱。 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 记账吗? 就看有没有人上门来要账? 若是真有人来要账的话,那也没办法。 只能说一声抱歉。 魏府实在是没钱啊! 真的没钱啊。 想到这里,魏征自己都嘴角上扬。 年纪越大,怎么越来越活的,跟程咬金有的一拼了。 酒菜很快送来。 裴行俭和狄仁杰二人,面对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都略显拘谨。 “敞开了肚皮吃吧孩子们,以后咱们都是自己人……” 魏征这话,确实太暖心了。 “嗯……” 裴行俭和狄仁杰答应一声,便大快朵颐了起来。 二人确实已经饿了。 越是冬日里,人越不抗饿。 没办法,身体需要的热量有点多。 食物转化率和消耗率,自然便比夏天要快上许多。 这也是许多人,一到炎热的暑季,便没有食欲的原因之一。 看着裴行俭和狄仁杰吃的欢实,魏征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自己贤婿所看重之人,果然都是性情中人。 吃饱喝足之后,魏征简单叮嘱二人几句。 然后,便亲自带领二人,乘坐马车,前往江夏郡王府。 对于裴行俭和狄仁杰的到来,江夏郡王李道宗,自然也是热情的表示欢迎。 二人以府丁的身份,留在了郡王府,只等陛下一声令下。 便开始开拔西域,直奔轮台城而去。 第二日,便是上元节。 李世民再次在朱雀门口,燃放剩余的两马车烟花。 上元节的夜晚,长安城再次变成欢乐的海洋。 李道宗特意带上了裴行俭和狄仁杰,前来观看这烟火盛宴。 裴行俭和狄仁杰,都被这绚烂夺目的烟花,给震撼住了。 从江夏郡王口中得知,这烟花也是出自秦王殿下之手,二人尽皆激动的,满脸尽是兴奋和激动之色。 三日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