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_第二百三十一章轮台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会,了不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轮台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会,了不起 (第2/3页)

>
    眼下已经到天门关。

    过了天门关,便是西域之地。

    那岂不是……

    我滴天呐。

    许多人震惊的无以言表,这火车的速度,真他娘的太吓人了。

    只是睡了一觉而已,竟然已经到了天门关。

    一声清脆的笛声响起!

    火车竟然缓缓放慢了速度。

    “根儿,火车要停车?”

    “父皇,火车要在此地补充燃料和水,需要耽搁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

    “无妨,无妨,父皇正好下车去看看,守卫天门关的将士们!”

    火车稳稳的停了下来。

    九号车厢的车门打开,李世民携手长孙皇后,从火车上走了下来。

    天门关的守军,一看是陛下和皇后娘娘。

    立即恭敬的施礼拜见!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径直往车头而去。

    李世民其实想看的是,火车需要什么燃料,以及如何加水。

    其它车厢的官员和家卷,也趁车门打开的机会,下来活动活动筋骨。

    毕竟,他们所坐的普通车厢,不比九号的豪华软卧车厢。

    空间有限,而且全部都是硬座,这坐的久了,身体难免有些不舒坦。

    李根和李承乾,跟随父皇和母后,直奔车头方向而去。

    父皇的心思,李根一下车便看出来了。

    不过,燃料也不是什么秘密。

    现在父皇既然想看,那就给他看个痛快。

    李世民走到火车头前,方才发现,原来所谓的燃料,竟然就是煤炭。

    “根儿,这火车的燃料,就是煤炭?”

    李世民满脸都是疑惑不解之色。

    小小的煤炭而已?

    怎么可以带动这么多长的火车?

    而且速度还能奇快无比?

    “父皇,确实就是以煤炭做燃料,至于缘由,儿臣一时半会,怕是难以解释清楚……”

    “父皇,这是儿臣日常记录的日记和笔录,父皇应该可以看出端倪。”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接了过来,直接塞进了袖筒之内。

    眼下还是先看火车要紧,笔录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再看。

    李世民携手长孙皇后,直接登上了火车头的驾驶舱。

    李根自然也紧随其后。

    “根儿,这只有一个座位,莫非只有一人驾驶前行?”

    “父皇,确实只有一人驾驶,不过驾驶员共计三人,为了保证他们精力充沛,安全驾驶,每两个时辰,便要轮换一次驾驶员……”

    “善,大善……”

    “还是根儿想的周到啊……”

    李世民在驾驶舱摸摸这个,摸摸那个,问问这个,问问那个。

    此时此刻的李世民,彻底化身为好奇宝宝,对驾驶舱的每一样物件,都无比的好奇。

    半个时辰后,李世民方才意犹未尽的从车头下来。

    妙啊!

    实在是妙啊!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李世民算是记住了李根的这句话。

    返回九号车厢不久,火车便开始缓缓启动起来。

    一入天门关,便进入了西域之地。

    文武百官们,第一次领略西域之地的风景。

    一个个的都趴在窗前,瞪大眼睛四处张望。

    西域的土地很广阔,属于那种,真正一眼望不到边的广袤之地。

    西域的天空也很湛蓝,清澈的宛如一面镜子,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夜幕降临,火车在黑夜里继续前行。

    西域的白天,来的比长安城要早一些。

    旭日东升地锦绣!

    众人惊讶的发现,火车所经过的每一处地方,所有的道路都是水泥路面。

    仅此一项,便吊打大唐诸多省道。

    临近正午的时候,李世民手持千里眼,举目远眺。

    轮台城,终于出现在李世民的视野里。

    到了,终于到了。

    掐指一算,现在还不足两日两夜的时间,而且在天门关,还停留了一段时间,用来补充燃料和水。

    呼!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握紧了长孙皇后的手。

    “观音婢,前面就是轮台城了。”

    李世民将手中的千里眼,递给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手持千里眼,举目远眺而去。

    一双美目,瞬间便熠熠生辉起来。

    “二郎,这也太快了吧?比青雀,稚奴和兕子描述的还要快上一些。”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朕的好大儿,属实太过厉害了……”

    此时此刻!

    轮台城所有官员,已经齐聚火车西站。

    昨夜他们便收到飞鸽传书。

    陛下和皇后娘娘,连同满朝文武百官,跟随秦王殿下一同返回轮台城。

    轮台城所有官员自然不敢怠慢。

    这可是,给秦王殿下长脸的时候。

    距离轮台城越来越近。

    火车一声声清脆的鸣笛声过后,速度也随即放缓了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