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_第二百四十一章没有作茧自缚,何来破茧成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没有作茧自缚,何来破茧成蝶 (第1/3页)

    咦···

    李根感到有点奇怪。

    这个时候,有何急报?

    更何况,外面乃是禁卫军,并非传信兵。

    青雀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便有消息传来。

    而且,即便是有消息,也不会让传信兵来报。

    带走的信鸽,是青雀与自己飞鸽传书的最好信使。

    “何事奏报?”

    “回殿下的话,庙应真人求见。”

    听到禁卫军的话,李根眉头舒展开来。

    能被称之为妙应真人的,整个大唐只有一个。

    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孙思邈。

    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的孙真人。

    “请孙真人,在御书房稍事休息。”

    “本宫马上便到。”

    李根立即宣布退朝。

    信步往御书房而去。

    每个人的理想,很多时候与本身的境遇有关。

    孙思邈便是这样的例子。

    有些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而,孙思邈则是口含药勺出生的,一出生,孙思邈便顽疾缠身。

    有病就得医治啊。

    尽管孙家,家境贫寒。

    那个时候,也没有医保,更没有捐款救助和水滴筹之类的。

    孙思邈的父亲,为了给他治病。

    变卖了家中能卖的所有家产。

    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也是一位值得尊敬和敬仰的父亲。

    若不然,一代药王,恐怕早早的便夭折了。

    尽管如此,偏偏天不遂人愿。

    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孙思邈的病情,依然未见好转。

    更是有好几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

    当同龄的小伙伴,开始爬树掏鸟窝的时候。

    孙思邈只能和药罐子为伴。

    正所谓,苍天不负有心人。

    孙思邈的父亲,散尽家财为儿子治病的消息,四处传了开来。

    有位采药人得知消息,送来几味草药。

    真应了那句老话,天无绝人之路。

    四处求医问药未果的孙思邈。

    喝了那几味草药之后,竟然神奇般的彻底康复了。

    身体康复的孙思邈,立志学医。

    而且要去拜见那位采药人,更要拜那采药人为师。

    奈何人海茫茫,那采药人,早已渺无踪迹。

    已经立下学医宏志的孙思邈,初心不改。

    从此开启了学医之路。

    但凡遇到郎中或医师。

    孙思邈总是不耻下问。

    这时候,孙思邈的绝顶聪慧,开始展现出来。

    从七岁开始学医开始,到十八岁的时候。

    孙思邈已经颇有名气。

    许多医师,已经没有本事,可以传授这位好学的后生了。

    隋文帝闻言,欲将孙思邈传召入宫。

    孙思邈抱病,没有前去。

    他自然知道,一旦进宫,便很难再出来了。

    而,孙思邈的志向,则是为广大患病的百姓医治。

    十多年里,孙思邈医治百姓无数。

    后来,更是走遍了大唐的东南西北,一边拜访各地名医,交流学习,一边采药,一边为百姓医治疾患。

    孙思邈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被百姓尊称为妙应真人。

    李世民登基以后,意欲让孙思邈主管太医署。

    孙思邈不为所动,除了偶尔来太医署授课解惑以外,大部分时间,还是奔波在大唐各地,为百姓诊治顽疾。

    孙思邈曾经与李根有一面之缘。

    那是贞观二年间,程咬金的夫人孙氏,命悬一线之际。

    李根带领春兰和春菊等丫鬟,前方程府紧急抢救孙氏。

    恰巧那一日,孙思邈回到太医署。

    李世民便告知其,程咬金夫人,今日有大劫之事。

    孙思邈在程府,全程目睹了,李根指挥几位丫鬟,抢救孙氏的过程。

    原本,已无生命体征的孙氏。

    硬是被从鬼门关给拯救了回来。

    孙思邈,事后和年少的李根畅谈良久。

    感觉到这个少年不简单的同时,也第一次知道了,心脏复苏急救之法。

    让孙思邈欣慰的是,这十几年下来,他走边大江南北,还真靠此心脏复苏急救之法。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挽救了,数位百姓的性命!

    李世民,册封李根为秦王的诏书,让孙思邈着实感到高兴。

    这一次,秦王从西域返回,被册封太子,开始监国主政。

    孙思邈在大街上,突然听到百姓们的欢呼声,方才得知,秦王被册封监国太子一事。

    孙思邈思虑良久,便开始从巴蜀之地,往长安城而来。

    这一路风尘仆仆,历时三个月,方才抵达长安城。

    孙思邈坐在御书房,听闻外面传来脚步声,立即站起身来。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