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皇后未定,jianian臣先死 (第2/2页)
深半月来身体和表现。 “陛下宽恕皇后,可见圣明,既然两位太后也认为如此,立后可缓一缓,陛下安心静养才是。” 李贤说完,见朱见深默许。 又奏宫中侍卫之事,道:“陛下受伤,宫中侍卫今后该多多加强。” 先帝在世时,门达这些小人进献谗言想废太子,还未执行先帝便逝,此事才有惊无险。 这次陛下受伤,万一是小人作怪该如何,当谨慎。 殿中安静下来。 到这时,朱见深想休息,怕再多说几句容易露馅。 该屏退朝臣,好好盘算上朝事,多了解成化年间,慢慢想对策。 谁知礼部尚书陈文正盯着朱见深准备奏事。 陈文是礼部尚书,历史上与李贤不和,记恨李贤。 曾与锦衣卫指挥使门达,一起陷害朝臣,但陈文目前也是个可利用之人。 御书房问事,就会更详细些,陈文虽好奇朱见深突然召见。但也是早有准备。 正好听见李贤提议加强宫中大内侍卫,便看中了机会。 待李贤奏事结束,上前说道:“臣以为达乃先帝之能臣,可调回京助陛下。” “陈卿说的是门达?” 朱见深并不陌生门达这个人,史书记载门达坑害大臣,陷害袁彬。 门达见李贤受宠,多次网织罪名陷害。 油漆匠杨埙敲登闻鼓,也没有扳倒门达。 历史上,成化登基后,从南京将袁彬调回任职,只是将门达充军。 怎么,陈文这会儿又提起门达。 朱见深愣了愣。 难道历史并完全非史书记载那般。 “陛下,门达今坐调贵州都匀卫带俸差cao啊.....”陈文疑惑回答。
朱见深暗思,看来历史是有些许出入,门达还未被充军。 “朕知道,只是好奇陈尚书,为何突然提起他?”朱见深平静道。 “陛下,门锦衣是有才干之人,在贵州略有可惜。”陈文还是想劝朱见深将门达调回京城,因此耐心述说好处。 殿内的李贤已经脸色不好,门达乃是jianian佞,怎可再回宫中。 况且言官前几日收集到不少门达在贵州的恶行,这期间收买京城大臣,恶行斑斑。 朱见深看了眼彭时,道:“彭爱卿你对门达之事怎么看。” 彭时有才,做事本分,见朱见深问起,便积极朗声道:“臣听闻门达在贵州行事恶劣,贿赂大臣,不可再用,请陛下明鉴。” 李贤年纪大了,干什么都是不慌不急,陛下没问自己,自己就安静等着。 门达被调,已经是天大的仁慈,哪还有再回宫的道理,难道回来挑拨? 此等人放在陛下身边,危险! 朱见深从御案前起身,走到几位大臣面前,一边听他们陈述,一边扫视着司礼监众人,陈文,彭时他们的表情。 陈文当然不会放弃,他对李贤很不满,自然是将门达调回京城好处大。 李贤也加入到陈文彭时的辩论中。 朱见深认真听着,时不时提问一句。 他保险起见,就是听这些大臣各自辩论,可以让他更好的感受成化这个时代的文臣干吏。 同时,筛选客观有用的信息。 “门达勾结工匠陷害李学士,却被工匠反供,此等人不可再用。” 朱见深后方的彭时,忽然认真的禀奏朱见深,并对陈文道: “陈尚书,几位御史弹劾门达的本子证据就在文渊阁,只是还未来得及禀告陛下。” “陛下,请明查。”李贤道。 看的出来,李贤和彭时很支持朱见深,而且极为敬仰朱见深。 只有陈文还在替门达辩解。 这门达曾经在便宜战神朱祁镇面前说了朱见深不少的坏话,害得原身差点被废。 如今,言官的弹劾就在眼前,这就意味着,今儿是处理门达的好机会。 历史上充军? 充军多没意思。 应该给门达换个方法。 现在要整顿朝政,门达必须死。 作为历史爱好者,朱见深知道大明历史王朝大致发展。 成化年间是最好的机会。 朱见深心中暗道,弘治没几年,正德落水,嘉靖修仙,万历不上朝.... 最终导致朱由检煤山自缢。 他必须扭转局面。 “陈尚书,你替门达辩解,意欲何为?不可蛊惑陛下!”彭时怒道。 “彭公,何为辩解,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陈文的目的只是将门达捞回京城和自己一起对付李贤。 “你们不要争论,且听陛下裁定。” 这时,李贤才慢吞吞的转向朱见深,不忘出言阻止他们。 门达因李贤曾经弹劾锦衣卫横行霸道,记恨入骨,勾结王纶想除掉李贤.... 司礼监的几位意味深长的看着文臣的争论。 处置门达还是调回门达,其实就是陈文和李贤的较量。 且看陛下如何处置。 毕竟这关系到他们今后的站队,以及对新帝的拿捏。 殿内安静片刻。 朱见深缓缓道:“门达在贵州贿赂大臣,jianian佞之徒,且无悔过,立刻捉拿归案,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