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五、月亮(上) (第1/2页)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天色刚刚黑下去,春寒料峭,明月照松岗。 月影朦胧中有一道人影背着月光登上山顶,向西望去,能看到下方村落中有星星点点的灯火。灯火大多极为暗淡,是普通百姓家为了节日才不得不勉强点上的一盏灯。 当然也有相对明亮的人家,大灯笼挂在大门前,小一些的灯笼挂在屋前檐上。 唐方没有下山投宿的打算,而是随便找了一处遮风的大石头,在旁边坐了,拢了松枝点燃一堆篝火,解下背上的包袱打开,拿出酒囊和白天买的馒头,慢慢吃喝起来。 酒囊里装的不全是酒,或者说是兑了水的酒。酒是这个时代常见的低度酿酒,水是粗茶泡制的茶水。 这样一混合,味道变得怪异起来,但唐方不觉得难喝,反而很喜欢。 他现在大多数时候还不能辟谷,每天的饮食仍被他列为生存的必要条件。辟谷需要开启舌神通。眼耳鼻舌身意,舌神通是二品的第四个阶段,而唐方现在还处在将将要开启耳神通的阶段。 当然,他其实可以绕过限制,在碰到三品体验的那一刻餐风以饱腹,只是现在这个时节,万物寂寥,西北风的味道也如冰寒粗粝,还不如啃馒头、喝酒茶来得舒服。 填饱了肚子,照例是抱着杂灵石修行。他上路的时候,将那只尚未榨干灵气的白象雕塑切成了小块,方便携带。 静坐内视,摒除杂念。 修仙界的功法各有不同,大多是搬运灵气,沿着学来的或者自行设计的固定路线,在经络中运转。 每一个境界修行的侧重点不同,行功路线也不同。 而唐方的功法与所有修行者的都不同,他上一世最后几十年吞噬了一只即使在修仙界也很少见、很少有人愿意招惹的被称为“懵”的鬼物,从而获得的一种感悟。 每当他沉浸于这种感悟之中时,分布在经络上的xue位节点便会随机“闪烁”,这种闪烁会在经络中的灵气形成脉冲,传导向附近xue位。这种闪烁发生的原因不明,唐方只知道,当闪烁发生时,自己就如同运功修行。 这种不受控制的修行,也遵循修仙界划分的境界规律,从一品开始,逐级提升。 一品是以灵气浸洗rou身,让身体通明无碍,rou身是一切的基础,所以这一境界的修行也被称为筑基;二品是在rou身通明之后,进一步提高“眼耳鼻舌身意”所代表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知觉,六觉开启神通,亦是后续修行的根基,所以也被称为六根神通,这一境界也就被称为神通境。 今晚的明月下,山岗上,修行者唐方积累足够,开启了六根神通第二项神通,耳神通。 修仙者从一开始踏入修仙的大门,就拥有了神识能力,神识范围之内,闭目能视,塞耳能听,不嗅而知香臭,未尝能辨咸淡,那六根神通有什么提高呢? 唐方早已开启眼神通,除了目力极好外,还能看破虚妄,能观人气运等等,这些都是低级修仙者的神识做不到的。 现在开启了耳神通,除了听力加强外,能听爱憎喜怒、风中消息、万物之声等等,这些同样是神识无法做到的。 神通之所以称之为神通,正是因为它能通神。当然,神通也并非万能,对上修仙者作用不大,除非实力差距达到一定程度。 修行就像锻炼身体一样,初期并不能长久修行,否则经络也承受不住,过度修行伤了经络,轻则停滞不前,重则经脉断裂,修为全废,甚至死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