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你这个老同志 (第1/2页)
一场闹剧,暂时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 王承舟在家里整理着一堆草药,一家人没有打扰他,径直去了地里。 金银花,需要弄到大队院,让食堂的师傅煎汤代茶。 然后,送到田间地头。 反正大家干农活少不了喝水,喝它终归是好一些的。 但是,要叮嘱好,脾胃虚寒和疮疡脓清者禁用。 苍术,自己带到地头儿,分给大家伙就行。 比起煮沸了用蒸汽杀菌消毒,点燃了烟熏,更加合适一点儿。 毕竟,村子虽然背靠大山,不缺柴火,但是,总归是需要花费人力的,能省则省。 至于蒲公英。 王承舟琢磨了一下,还是算了。 不过是一味野菜,有手有脚的,谁不会挖呀。 还是自己留在家里蒸菜吃,到时候,再给师姐送去一些。 计议停当。 抬起头一看,日上三竿了。 他连忙扛起锄头,提着草药,往地里头赶去。 走在田间小路上,迎面来了一位老农。 看年纪,应该在五十岁左右,留着黑乎乎的胡茬子,扛着锄头,脖子上挂着一条白色的汗巾。 “小同志,东坡怎么走?” 远远的看到他,连忙挥了挥手,喊了一句,一脸微笑。 王承舟一阵奇怪。 这人十分面生,根本就没见过,应该不是王家村的。 难道是杨高村或者水西村的? 可是,外村的,去东坡干啥? 经过昨天的事情,他对外乡人本能的充满了警惕。 不由得,挑起眼睛,上下打量着他,“老同志,你是哪里人?” “我……我刚从大队院过来的。” 老农见他一脸戒备,连忙笑着补充了一句,“我姓周,你叫我老周就好了。” 姓周? 王承舟皱着眉头,诧异道:“你不是王家生产大队的人呐!” “不是。”老周笑呵呵的,跟着他往前走,“不过,咱都是一个公社的。” 公社? 难道是下乡的干部? 王承舟又上下打量了他一遍,心中暗笑。 这人土了吧唧的,简直比自己爹王红河,更像一个农民,怎么可能是领导。 那个年月,确实有干部经常下乡,跟着社员一起劳动,吃住都在村里。 不过,一般这种情况,村里都会提前通知。 再者,许多干部下乡都是来吃派饭的,白天做做样子,晚上负责村民的思想工作。 领导终归是领导,气质身份跟一般老百姓截然不同。 “诶,小同志,你这不公平啊。” 老周见他眨巴着眼睛不说话,开起了玩笑,“咱都把姓氏告诉你了,你总得做个自我介绍吧?” “我姓王,你叫我小王就好了。” 王承舟留了个心眼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说不定,人家还真是下乡的干部。 自己要是胡连八扯,落人口实怎么办? 所以,尽量不说话。 老周扛着锄头,见他背着一大包东西,还飘着一股奇怪的香味儿,禁不住问道: “小王,你这背的啥呀?” “到地里干活,怎么还捎带吃食?” 王承舟堆起笑脸儿,说一半留一半,“都是些山里挖的东西,分给社员的。” “哦。” 见他交谈的欲望不强烈,老周却很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