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_第八十九章 生南瓜子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生南瓜子仁 (第2/2页)

女。

    憋了一会儿,才抬起头道:

    “承舟,小胜男的病,谢了。”

    “其它的,就算了吧。我一个大老爷们儿,还能连个妻女都照顾不了?”

    “走了走了。对了,那东西叫使君子是吧?”

    当着一家子的面儿,依旧在硬挺着。

    毕竟,男人是個奇怪的生物,很多时候,相较于里子,更在乎面子。

    王红河和李玉珠除了心疼之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把礼物原封不动的掂了出来,塞进了王爱仙手里。

    二姐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说什么都不要。

    二姐夫更是跳着脚过来撕扯。

    按照当地的习俗,回礼是应该的,但不能一点儿东西不要,那就有点儿看不起人了。

    王承舟最见不得这些,皱着眉头道:

    “爸妈,那是我二姐的心意,全回了也不合适。”

    “就留下一盒点心吧。”

    “主要是小胜男身体确实有点儿差,其余的东西,拿回去让她当零嘴儿吃吧。”

    闻言,王爱仙和张全发不好再谦让了。

    李玉珠捡了一只小一点儿的盒子拿出来,把剩下的,重新塞进了自己二丫头手里。

    嘴里还不忘叮嘱道:

    “全发,回去好好过日子,别总是想那些有的没的。”

    “安安心心上工,年底全换成粮食,一家人也饿不着。”

    “对了,那个使君子啥的,你兄弟说了用不着,可别去城里瞎跑。”

    也不知道张全发听没听进去。

    只是应了一声,抱起闺女,领着媳妇儿离开了。

    “爸,妈,仨儿,小四,你们回吧。”

    走了几步,王爱仙转过身,摆了下手,眼圈儿泛红。

    “二姐,记得后天再带着小胜男过来。”

    王承舟喊了一句,视野变得模糊。

    “好。”

    二姐应了一声,一家人渐渐远去。

    二姐夫张全发是临乡小张庄的,距离王家村并不算太远,大概五里路。

    趁着农闲的时候,小半天儿就能走一个来回。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的隔阂,两家人走动的并不怎么勤快。

    或许,是穷的缘故吧。

    毕竟,走娘家,可不兴空着手的。

    王承舟一阵烦躁。

    一家人收拾好碗筷儿,就去上工了。

    他找了个布兜,继续去了后山。

    眼看就要立夏。

    王承舟必须趁着时宜,进山多采挖些苍术,否则,季节一过,药效就降低了。

    甚至,会变得与野草无异。

    家里人的苦难,让他十分窝心。

    想拼命地赚钱,以至于,心态都有点儿失衡了。

    直到看见山间的那道倩影,胸口才觉得舒畅了些。

    两个人,一条狗,开始漫山遍野的跑。

    一直到日影西斜,眼看着就要放工,王承舟才拉着她回到茅庐,将草药存放起来,等着明天再过来炮制。

    然后,就拉着她往村子里赶。

    昨天晚上商量好了,请两位女知青同志做衣服。

    天气越来越热,可不敢耽搁。

    栾红缨跟在他后面,算是第二次跟王承舟回家。

    手里既没有长枪又没有礼物,总觉得没着没落的,失去了往日的淡然。

    还好,入村之时,天色渐暗。

    大家都忙着准备晚饭,除了去井沿儿挑水的,路上没有几个行人。

    刚到家门口,就听到院子里叽叽喳喳的,十分热闹。

    原来,徐小芷和于华早就到了。

    王爱朵正捧着一本书,夹在中间,眉飞色舞的读着。

    三个丫头不知道在议论着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