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_第22章孙策给天子的机会,汉天子刘协的历史岔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孙策给天子的机会,汉天子刘协的历史岔路 (第1/2页)

    第122章孙策给子的机会,汉子刘协的历史岔路

    如果整个江南皆输赋供奉,那如今的大汉子所面临的情况,就与中晚唐的皇帝们很类似了。

    虽然安史之乱导致大唐北部被打烂,但依靠逐渐繁华的江南提供稳定税赋,子不仅建立起神策军,顺利的压制了藩镇,而且一度实现了中兴。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大汉子究竟能否中兴,就只看他能否在这艰难困境中,勇毅笃行了。

    对能给曹cao造成不少麻烦,孙策还是很感兴趣的,的:“若子真能重建南衙禁军,我江东不吝送上丰厚贡赋。”

    徐琨问道:“那我等为何不将子从洛阳接到江东?要供奉子,从江东输赋,一路迢迢,怕是耗费巨大。河内太守张样给朝廷贡赋尚只能以数千军士背负谷粮,我们给子输粮要跨庐江、汝南、颍川三郡,仅路上消耗就要十去四五。”

    孙策带着笑意看向徐琨,看出来因为自己的改变,江东大臣的眼光和胸襟都开阔了不少。

    将子从洛阳接到江东,这个提议的最大底气就是吴郡丰稔,能够提供大量的粮食供养朝廷百官。

    虽然在这个时代,皇帝迁都丹阳这片山多险阻,且山越众多的蛮荒之地很不可思议。

    但再过个一百年,中原子南迁,居住在建康城中,指挥北伐,就是下人眼中的常态了。

    只能人对现实的适应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但问题在于,子身边不是没饶。

    他身边一直有杨奉、韩暹、董承等饶部队戍卫,这些人合兵,多则万人,少亦有数千,要在他们守卫下,将子东迁,难度可想而知。

    就连曹cao这个近在咫尺的诸侯。也是驻兵许久,才伺机而入,成功得手。

    江东的军队,可没办法穿过袁术、曹cao两饶势力范围,一直驻军在洛阳附近,等候机会。

    仅是没有任何城市支撑,穿越大片敌占区,给北方近千里外的上万大军供粮,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要是有这能力,孙策还不如直接北伐呢,至少能大军打到洛阳,将整个黄河以南纳入掌控之郑

    所以眼下,争来争去,归根到底还是粮食运输困难的问题。

    而其他几名大臣也十分惆怅。

    洛阳啊!曾经的下故都,曾经的中原朝廷,已经因为北方战乱,西凉军乱政,有太多年没有派出使节抵达江南了。

    以至于张昭感慨问道:“太阳与洛阳孰远?”

    徐琨回道:“自然是太阳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只闻人从洛阳来,便居然可知。”

    张纮则感伤不已的摇头,道:“举头见日,不见洛阳。”

    举头见日,不见洛阳。这句话真的是太意味深长了,这朝廷光辉已经近乎不能被下人所感知了。

    所以张昭是反对将子迁入江东的,道:“朝廷已经衰落如此,下阻塞隔绝。若将子再迁于江东,必然撼动朝廷权威。即便将军有桓、文之志,欲尊王攘夷,亦只会招致骂名,而无多少裨益。”

    “子当与下共之!挟持子者,篡取罪人,焉能不为下所唾弃?”

    听完,孙策是颇为惊讶了。

    那按张昭的意图,江东的策略明显不是挟子而令诸侯了,而恰恰相反,是扶汉室以震诸侯。

    扶汉,扶持汉子,使子与下共之,这个策略,孙策真的是第一次听。

    不过转念一想,这不就是匡扶汉室吗?

    对放弃挟子以令诸侯这件事,孙策倒是没什么芥蒂。除了迎接子南渡比较难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挟持子,的确容易招致骂名。

    真正有志一统下的王朝,从隋到唐,从宋到明,都是只短短掌控子一两年,然后就干脆利落的废除子,自己登基。

    所展现的就是一个昂扬气锐,气吞强虏,国家军力强盛,可以横扫四海六合八荒。如此自负,方能有开国建业的气度。完全不需要借助子权威,去走什么捷径。

    所以其他君王也没遭遇过曹cao那种治下大臣此起彼伏叛乱的情况。

    尤其孙策地处江东,把子迁过来,会极大撼动汉室的权威,使他从一个中央王朝的下共主,迅速衰落成一个割据势力的傀儡。

    到时候就可想而知袁绍、刘表甚至袁术、曹cao这些下诸侯会怎么轻视身处江东的子。甚至江东可能会与下所有诸侯产生嫌隙,招致各方势力进攻。

    这种情况下,子能够给孙策带来的益处非常有限,与之相比,会带来的恶果就非常严重了。

    远不如做桓、文之类的霸主,同样能吸纳到大量的人才效力。

    要挟持子,对江东现在而言,的确是力有未逮,其他人也能看得清,但关于扶持子,这就让其他人有些不理解了。

    吕范问道:“子既然不能利于江东,我等又为何要倾力扶持。昔汉高帝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最后无成,只因有项羽为害也。今洛阳诸将,残暴尤胜昔之项羽,将军何由得以成为桓文之志?”

    “某窃以为,汉室不可复兴,群贼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下之衅。下局势如此,据有一方自然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下无暇关注江南之地。此时将军正可趁势西进,剿除黄祖,进伐刘表,于私则可报仇雪耻,于公则荆、扬可一。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下,此高帝之业也!”

    建帝号以图下!

    果然不愧是孙策的心腹啊。这是什么话都敢。

    幕府私密会议上,这种机要之事,文臣武将都是什么话都敢往外吐露。

    张昭则眉头一簇,训斥道:“慎言,子衡年少粗疏,简直狂徒。”

    狂徒不狂徒的,这还不好断言。

    但孙策倒是觉得吕范的的确是堂皇正势,像晋隋唐宋明都是先建立帝号,然后一统的下。

    吕范所言在兵法上这就是正正之旗,堂堂之阵。靠无可阻挡的大势,横扫一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