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_第八十一章刻石立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刻石立碑 (第2/2页)

到了东汉,此前大汉的全民服兵役制度彻底取消,改为了募兵制,极大的缓解了百姓压力,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所以绵延的汉匈战事在东汉彻底终结,勒石燕然之后,北匈奴远遁,南匈奴臣服。

    不过东汉虽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但徭役依旧存在,汉灵帝就是因为大兴土木,所以民间饿殍遍野。

    而诸葛瑾说道:“但在我江东,将军与江东父老约法三章,国家只征正税,尽去百姓负担,兵役、徭役皆用募役法,以钱粮招募百姓为官府服役。而江东征税,未征米粮,而皆课以金钱,使得江东财力得以聚集,能有更大余力,兴办政务。”

    这一点孙策十分认可,由于收的不是米,而是铜钱,所以官府的财政是远比其他朝代更加富庶宽裕的。

    官府能够拿出来足够的资金,集中财力,推进更大的项目。

    诸葛瑾说道:“我听闻将军说过以工代振之法,故而我以为此时推进建康城兴建,不仅不会使民生饥馑,反而会使财富平均,解民生之饥馑。”

    “恩?”孙策讶异,使财富平均?

    孙策是真没有想过这个。

    江东现在的重点是公平吗?当然不是!

    现在江东的重心一直是效率!

    效率!

    最重要的还是效率!

    就不说其他的,钟山下面,玄武湖旁,这数百里之地,乃是真真正正的天府之国,后世整个天下最繁华的土地。即便如今也没有什么瘴气、野兽。

    可是这里的形势是什么?

    数百里内一片荒芜,数百万亩可以开垦的土地,尽皆荒芜。

    谁要是能把这片土地开垦成良田,像孙权那样,建康一郡粮食之产出,足够数郡百姓食用。

    孙策毫不吝啬,当即封他为列侯都没问题。而且绝不会像曹cao那么狠辣,保证建国之后,他肯定有个万户侯的地位!

    所以孙策一直鼓励江东百姓、世族豪强都大力发展生产,尽可能多的开垦良田!不管他有几百亩地,还是几千亩地,几万亩地,都一视同仁,每亩缴纳的赋税相同。

    这才成为豪强、大族的狂欢,他们全力开荒,使得吴县野无旷土。官府收入增加的同时,他们的财富也急剧膨胀,数倍甚至数十倍于过往。

    可即便如此,像秣陵、石城、江乘这种长江沿线的郡县,还是有大片大片的土地未开垦。

    现在谈均财富,可能有些太早了。

    诸葛瑾笑着问道:“将军有看过最近送往将军府的文书吗?”

    孙策摇了摇头,说道:“最近一直忙于应对刘表、黄祖,组建水军,剿平叛逆,实在是无暇他顾,将军府事宜皆由长史处置。”

    张昭被委以江东全部军政要务,他的忠诚、能力,孙策都十分信任,所以除了涉及战略、政策方面的事情,政务方面孙策一直不怎么过问。

    诸葛瑾说道:“我为将军从事,见过幕府的文书。如今已经十一月,十月的税收名目皆已陆续上报,将军可知吴县朱氏今岁收粮规模?”

    “朱氏?校尉朱桓所在宗族?”

    诸葛瑾点头,说道:“正是在豫章都督诸将,剿平叛乱的朱校尉宗族。”

    孙策问道:“收粮多少万石?”

    “四十七万石!”

    “多少?!!”孙策惊叹出声,语气里充满了不可置信。

    “四十七万石!”诸葛瑾斩钉截铁的说道:“近五十万石粮食!其一族所纳赋税,便有上百万钱!”

    闻言,站在一旁的侍卫们都深受震撼,纷纷侧目,喧哗而论。

    近四十多万石粮食!足够三万大军,七万农夫支用两个月了。

    仅这些粮食,就足够供给整个江东的军队南征北战,支撑起两个月的平叛战事。

    朱校尉一家之富,足抵北方一个县甚至一个郡!

    刘备就算打下了下邳,也筹集不到四十多万石粮草。

    而孙策震撼过后,也颇为欣慰,大宋“富户连亘数路之阡陌,岁入号百万斛,则自开辟以来未之有也”的情况,在江东也初现规模了。

    江东四姓的朱家,这便已经算是崛起、发迹了。

    他们家族的土地虽然没有大宋富户那么多,但那都是最肥沃的吴县土地,是鱼米之乡的良田!尤其他们从去年就开始兴修水利,灌溉水田,今年势必迎来丰收!

    这四十七万石粮食,只要四万七千亩良田就能收获。

    孙策记得朱氏是有宗族、部曲千人的,这些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一户,一家兄弟几个很正常。算起来,朱氏应该是有宾客数百家。

    平均下来,每户都有上百亩甚至两百多亩良田。

    孙策兴奋的大笑,这相当于每一户都是一个小地主家庭啊,堪比大汉的六郡良家子、三河骑士和大唐的精锐府兵之家。

    只有一个家庭有充足的财富,才能供给家中子弟少年,读书习武,培育成才。

    孙策仿佛都已经看到数百朱氏子弟成才,出仕于州郡,从事于工商。

    仅仅一个朱氏就如此,到时候整个吴郡的财富,绝对能够供应现在的江东吴郡,一郡获稔,数郡忘饥绝不是虚谈。

    有了这么发达的农业基础,才能建设起以建康、吴县、无锡为中心的繁华工商业。

    到时候手工业生产及工业规模都会迅速发展。

    就连士子也能培育出来数万、数十万人。

    孙策还在震撼和憧憬吴郡的商业繁华,诸葛瑾说道:“江东各郡,财富未均,富者如吴县,稻谷满仓。而贫者仍战乱频仍,民生饥馑,流民遍地,若以官府赈济,徒耗财力。但若以募役之法,以工代赈,不仅能安置数千饥民,还能吸引吴郡钱粮,流入丹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