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豪杰相助 (第2/2页)
> “我以为建康营建,无论如何都少不得丹阳豪强大族相助,其供给木材,输送宾客,修整道路,皆将使建康城城疾速拔地而起。” 孙策若有所思,问道:“卿是欲用丹阳之赋税,招引丹阳之豪杰?” 这让孙策想起了后世的工程承包,诸葛瑾或许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是他能够想到争取丹阳郡豪杰的支持,就已然非常卓越。 诸葛瑾笑着说道:“将军可能未曾在意民间些许小事。豪强助力,于官府而言,必不可缺。” “民间不乏高祖一般宽厚得人的游侠,其平时放荡,仗义疏财,或许妻子都难以忍受,其有一分钱谷,也慷慨引亲友来共享。” “如此之人,或许家世不显,麻衣粗食,但只要招募其人,予其钱财,其必能一呼百应,周围之人纷纷跟随其前往建康,营建城垒,赚取财货。” “这些豪侠之辈,闯荡四方,一人便能引数十人入林伐木,进山采石。官府只要给与其钱财采购即可。” 孙策赞可得点头,如今这个时代的确是多这种仗义疏财的豪迈之士。 他们若是能从官府手上接取到酬金,自己就能聚家乡少年,干一番大事。 往小了说,这些人是一乡的游侠、浪荡,往大了说,这就是刘备、曹仁之辈!只是刘备、曹仁野心很大,敢打敢杀,所以能够雄于天下。 其他人没有这个才能,但聚乡中少年,一起闯荡,赚取财富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些人天然就有承包商的潜质。 所以孙策笑着说道:“此辈可予以重用,让其负责一项工程,官府只需出钱财,然后验收即可。” 而后孙策面色一肃,说道:“但若工程缺陷,质量不堪,亦绝不宽赦,卿可制定一份章程。” 诸葛瑾立即应诺,然后收起了手中舆图,与孙策一同站在钟山上,手指远方大江和玄武湖,说道:“有此天堑,若建康城起,倚江傍城,设置水营,则江东基业必稳固无忧矣!将军可拥江东之众,屯兵建康,进可争雄中原,鞭挞宇内。退可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以观天下之衅。”
诸葛瑾所言,再是振奋人心不过了!包括对孙策亦是如此。 如今天下sao乱,四方云扰,诸侯豪杰,皆拥众营私,谁也不知道自己结局究竟如何。孙策也不敢保证自己也一定能横扫天下。 董卓曾权倾一时,威震天下,但短短几年就身死族灭,其部下不被朝廷所赦免。 强如吕布,骁勇无敌,曾经诛杀董卓,声震夷狄,但疏忽之间就仓皇逃窜,流离失所。 这种情况下,哪个臣子又能后顾无忧,全力以赴? 但随着建康城建起,江东整个基业就稳固起来了!绝非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徒狗辈。 这将极大振奋江东文武的士气,所有人都可以后顾无忧。甚至也将极大的吸引境内士人出仕效力! 比如将来搬迁到江东的诸葛亮,他可能不会为了一个短短几年的诸侯效力,但是今后几十年,几百年都是由孙氏统治江东呢? 那孙氏就是江东之主,哪个世族会不为之效力? 这种形势很快就会随着建康城的拔地而起,被整个江东有识之士看清,更将吸引天下豪杰、贤士,纷纷南下入吴,一如隋末英雄,皆纷纷投效李唐。 因为当下,江东鲸吞天下之势最为显著。孙策最有可能横扫四方六合八荒,成就霸业。 当然,北面还有个袁绍。他的形势跟孙策也很像,一样坐拥大河以北,兵强马壮。 所以孙策也不敢太浪,不然一旦被曹老板绝境翻盘,那以曹老板的狠辣,江东恐怕必然死伤惨重。尤其这个家伙还好人妻,孙策可不想死了都被戴一顶绿帽子。 况且,孙策现在对曹cao也算不上优势。 曹cao一扫兖州之后,是真的没有强敌了。他打赢吕布,收下颍川、汝南一带,实力迅速壮大,手握两州十郡是真真正正的天下一流诸侯。 此时他没有外患之忧,内可以全力重用荀、毛、任峻、枣祗、郭嘉等颍川士人,全力发展经济。外可以用程昱、于禁、乐进、曹仁、夏侯渊等名将开疆拓土,迅速壮大实力。 中原一片平坦之地,流民遍地,很快就能聚集上百万人,重振经济。 要知道,仅在许县一地,屯田的士卒就有数十万。 而曹cao手下有上百个县,只要他别那么残暴,十税七八,他的实力发展,永远要超过南方。 他当下最大的强敌外患刘表又被孙策吸引在了豫章,可以说是尽得中原繁华之利,而去四战之地的弊端。 有曹cao的压力,孙策也不敢懈怠,政务方面的事情交给诸葛瑾之后,他立即开始筹备发展水师。 毕竟这次进入丹阳,孙策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只有两个,一是安稳丹阳,从而稳定江东人心。 其二就是发展水师,大造舰船。 之所以选择丹阳造船,最大的原因就是南方的森林砍伐程度远不及北方,丹阳郡尤甚。 北方由于发展的太早,早已经将那种上百米的巨木砍伐一空。论巨木的丰富程度,江南远胜北方。所以在当今,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造船水平,都远胜北方。 工人只要在上游山区将木头砍断,就能顺流而下,省去了搬运之费。 建康之旁就是秦淮水,丹阳山区的木材可以直接运送到建康之旁。 要是江南开发起来,将来再想找这种巨木,就要到蜀中山区了,巨木沿着长江水系顺流而下。 所以综合看起来,南北皆各有优势,南方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更具发展潜力,北方人口稠密,经济繁华。 究竟谁能扫平天下,就看谁能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