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_第32章魏延扬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魏延扬名 (第2/2页)

等干脆上前将他们也杀散!”

    浑水摸鱼这种事,实在是太正常了。

    从李严、魏延,到霍笃、霍竣兄弟,从蔡瑁、蒯越,到王威、吴巨、庞季、、张存等等数十人。

    可若曹cao攻进了南郡,那南郡世家、豪强,还不如投降江东呢。

    倒是许多士卒知道城池已经不可久守,所以纷纷趁乱打劫,溃兵和乱兵只想洗劫城邑和府库,待城破之后解甲归田。

    魏延身后的部曲惊慌的不知所措,问道:“主君,这些人哪些是我等助力,哪些是我等对手?该如何区分?”

    文聘所部两千余人,虽然规模远不及蔡瑁。

    “如今城池乱成一团,谁也无法断言究竟是谁献城而降,但擒获蔡瑁、蒯越等人的功勋却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魏延所部便暗自隐匿下了两套玄甲!

    “我等宜为民除暴乱,平时难!开城门,迎江东王师。”

    “若江东军至,我将率部焚城中军营,以扰乱守军军心。”

    而魏延就正好有着这份雄心虎胆,毫无畏惧,当即说道:“那今夜我便率部前往南门,直夺城门!”

    更关键的是,城中处处阻塞,平叛的军队根本没办法快速驰援,也不敢真的平叛。

    如今黄氏已经被孙策所戮,黄祖首级都被送到了孙坚墓前献祭。

    刘表能够稳定荆州,跟当地大族蔡氏、蒯氏、黄氏、庞氏相助是脱不了关系的。

    他与魏延这种搏命之徒不同,他只要稳妥,就能在荆州有所影响,功业有成。

    如今这些人全部冲上街头,到处都是影影绰绰的乱军。

    有魏延此言,霍笃自然无法再迟疑。

    “我等该帮哪一方?”

    厮杀倒下的火把点燃了城中茅庐,大火映照天际,夜明如昼。

    而大难临头,蔡瑁也终于切身体验到了,不阻止江东挖掘沟堑的后果!

    魏延提起长矛,走到众人之前,身先士卒大吼道:“帮什么帮?见人就杀!杀穿长街,到南城城门去。”

    勇冠三军的猛将张辽亲自一马当先,带着甲骑杀入城中,任何抗拒者都直接被践踏成了齑粉。

    “哪怕是绝粮亦足以将我等困杀。除非江东被袭,被迫引军撤退。不然我等绝无生路。”

    魏延当然不肯坐以待毙,只是他势单力薄,区区百余人根本难以影响局势,于是便暗中找到了境遇与他相同的豪杰霍笃。

    前夜夷道城乱成了一团,难分功勋所属,奖赏该如何分配,很是个问题。

    但好在魏延没有被利益冲昏头脑,城门已经夺下,自己再去夺城门,怕是就要被打成蔡瑁一党了。

    所以魏延立即说道:“你等在这里迎候江东军队入城,我与霍笃合兵,前去斩杀蔡瑁!”

    魏延率部冲出坊市,就见到街上已经乱成了一团,不仅各坊各里火焰腾腾,街上也到处都有人在厮杀。

    剩下的蒯氏如果再大行屠戮,怕是会使荆襄士卒皆惊惧不安,纷纷反叛。

    “君等可潜人前往江东大军营地相约丑时进攻南门。我率部夺下南门,在此死守。”

    除非曹cao大举南下,可淮右一带有淮河为天险。曹cao未治水师,不可能冒险而攻淮南。

    “我等以助平叛、灭火之名,率部外出,夺取城门!”

    屯田对恢复经济而言,算的上是有利举措。但对屯田的百姓可是最无情的剥削和压榨啊。

    霍笃点头,不过慎重的问道:“就是不知城外军队是否会信任我等。曹cao在濮阳之战,亦得城内大户相助,却中吕布之计,曹cao本人怠忽死于城中。”

    魏延确定,今夜就是自己扬名之时!

    不过几人商量的很好,可还未进入下半夜,城中就如鼎沸一般喧嚣尘起!

    到处都是州兵搜寻的声音,黑暗中还有嘶吼和喊杀声。

    不过也的确是如魏延之言,这泼天财富,只要舍得拼搏,就能直升关内侯、南阳太守。

    所以许昌大火之后,曹cao才会说,耿纪、韦晃等人发动政变,火烧许都,公卿大臣当中有人闭门不出,有人出门救火。现在命令出门救火的人站在红色的旗帜下面,闭门不出的站在白旗下面。

    而魏延则只能奋命拼搏,方能求得功业。

    毕竟这可是历史上以数百人之众守卫葭萌城,抵御刘璋部将扶禁、向存等率众围攻一年之久的守御良将啊。

    更关键的是这一战,俘获的荆州文武人才,不计其数!

    不是魏延骄狂睥睨蔡瑁所部,而是身披这种精良重铠,魏延就敢以一当百。

    “若江东军未至,或事有不密,我一人担之。君等尤可隐匿行迹,优待将来!”

    可他毕竟是荆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

    他激烈说道:“当立即联络城外江东大军,我等为其夺夷道城门,迎大军入内。”

    魏延斩杀蔡瑁,又联络献城,同样功勋卓越,封关内侯,领建义中郎将!

    其他霍笃、霍竣、庞季等有功之士,同样予以厚赏,共分黄金千金。

    然后尽杀站于红旗下的大臣。

    阴暗的烛光中,魏延陈词说道:“我闻姊归、夷陵一带的县长、豪杰都已投奔蜀中,江陵自顾不暇,夷道已是一座孤城!坐守孤城,我等必死无疑。若再不自谋出路,联系江东,待其他人联络了城外大军,献城而降。我等成擒,则悔之晚矣!必皆受戮。”

    魏延有如此豪气,自然也是有其依仗,除了他一身雄烈壮勇之外,那就是他这几日在守城之战中,颇有斩获。

    霍笃的弟弟霍峻同样对局势已然悲观,说道:“夷道是孤城一座,蔡德若是力战奋击,使得江东军队无法挖掘沟堑,我等犹存一线生机。”

    可他虽然年轻,也已经颇有见地,尤其对守城战事见地远超常人。

    蔡瑁亦被诛杀,传首三军。

    但在文聘统帅下,将孱陵城守得无懈可击。

    就算孙策率军两万,也无法急切之间猝拔之。

    如果蒯越能够劝降文聘,那刘表就彻底大势尽去了,只能在江陵城中待死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