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_第47章再屠徐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再屠徐州 (第1/2页)

    第254章再屠徐州

    如今的孙曹之战,局势已经越来越像陆逊及曹休的石亭之战了。

    双方目的都是为了重创敌军士卒,从而使敌军不敢再兴兵。

    而作为防守方的南方大军,可以从容集结部队主力,从左右两路反击,而包围易进难退的曹军中路。

    只是陆逊的对手是曹休,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

    而孙策面对的这位可是当今的超世之杰,是如今最能征善战的诸侯之一。

    想要左右两路包抄他并非一件易事。

    曹cao这一生最善断敌后路,因而对自己后路的保护也是重中之重。

    他中路军主力三万余人可并非都在一个营中,而是前后列营,从淮陵到高山各依险阻,把控要路。

    曹军的部署向来都是如此,包括于禁那右路军的五千余人,也并非是都云集在射阳,而是于禁统帅四千余人在前,后方有近千士卒把控船只,保守粮道,积屯劫掠的辎重和粮草。

    袁绍兴兵十万,在关键无比的乌巢才只屯驻了一万人。于禁五千人,却以近千士兵把控后路和粮仓已经是极其重视了。

    刘备携民渡江,日行进才十余里。这还是百姓主动跟随的结果。

    八月是水师还能在淮河纵横的最后时节了,再过一个月到了十月初冬,淮河江面就可能被结冻。

    所以孙策完全不急于去驰援徐琨,如果他这都守不住城池,就算曹cao破城之后不杀他,孙策也会把他砍了以警三军!

    建义中郎将,显然就是赞扬其弃暗投明之义举。希望以他的封赏愿以示曹军诸将,吸引其他将领望风而降。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张辽大捷来的太快,江夏、庐江的驻军还在前来驰援的路上,孙策从建康出兵带来的援军与曹cao相比,还处于劣势当中。

    于禁摇头,说道:“淮安之战胜负犹未可分,曹将军是否损兵折将暂且不提。我以为将军威震江表,徐州豪杰皆受将军印绶,引兵而叛,则徐州必然震荡。”

    这事曹cao历史上干过,而且因为卓有成效,所以颇为上瘾。

    一场败仗,折损个一两万人,甚至两三万人,都不会将一个势力直接覆灭。

    这一幕在诸夏历史上一次次上演,从春秋之时,吴国北上争霸开始,到南朝北伐、五代挥戈。

    到了赤壁之战战败后,他又尽迁淮南之民,结果这一次即便蒋济极力反对,他还是一意孤行,结果使江淮遂空,更有十余万众,皆惊走入吴。

    越过淮河,北部就没有任何天险和兵家要地。

    虽说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

    守江先守淮的根本就是,有了淮河一带,南方的实力可以显著的拉平与北方的差距。

    可以说,除了极个别的大族,大部分徐州豪杰都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甚至主动率部投附,助江东驱逐曹军。

    江东水师正从淮河、邗沟、长江一带汇聚至淮河江面上,数百艘战舰,白帆如云,密布江面,百舸争流。

    只是形势所逼,于禁已经再无退路,面对孙策询问,于禁只能答道:“我以为将军攻徐州不难,守徐州却颇为不易。”

    但也并非全无可能,曹cao的前后列营,虽然使得孙策断其后路变得极其困难,但也同时使得他攻城的难度极大。

    这批出发的将士,正是魏延所统帅的三千步骑。孙策当前的军队规模虽然对曹cao并不占优势,但还是选择派魏延率部进军淮河,攻徐州下邳、彭城之地。

    曹cao此刻无疑是求战心切,其恃往年之胜,兼复养锐日久,兵锋正锐,极其期望能在淮安一带大破孙策军队主力。

    因为除了地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南北经济的实力差距。

    曹cao历史上经历的败仗太多了,水之战,他大军损失惨重,折损了嫡长子曹昂和亲信大将典韦,官渡之战遭遇刘备背叛,丢了徐州。也根本没影响他以弱胜强击败袁绍。

    首先是江南的治所一般在建康,支援北方防线的速度肯定是不如从兖州、豫州一带进军的中原诸侯。

    没有个六七年,他很难平定袁绍余部。

    以多为胜,以强击弱,自古兵法正道。

    但于禁叹息一声,说道:“将军怕是低估曹营之狠决了。”

    曹cao有赤壁战败,刘备有夷陵之败,孙权的败仗那更是数不胜数。

    他率军而降之后,吴侯便因其举众归附江东之功,封他为建义中郎将。

    下邳虽然有曹军的驻军,但徐州并不稳固,曹军屠杀的影响没有那么容易消去。无数徐州豪杰,皆念父兄之耻,欲以报仇雪恨。

    南方军队北伐历来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便前期攻城略地,十分顺利。

    所以孙策就直接带兵前往了淮阴,他抵达淮阴之时正是丹桂飘香的深秋八月。

    防守反击,这是江南优势,孙策击败曹军不难。

    孙策面色凝重,问道:“于将军言下之意是曹军会坚壁清野,迁徐州之民往兖、豫?”

    而另一个目的自然是在大胜之后,开疆拓土。徐州正是孙策的目标。

    此时江东大将会使北伐,哪怕曹军将领据城死守,亦有大量的徐州豪杰会在郡县之间起兵叛乱。

    孙策的确是对自己军队的战力颇为信任,可要以万余人就从右路断曹cao退路,全歼曹cao统帅的数万之众,这的确是有些艰难。

    所以水师的将士们正在抓紧时间运送江东大军过淮河对岸。

    于禁对此也是颇为自讽,自己军纪严明,军功赫赫,结果征战多年,只是一平虏校尉,却不想有朝一日,竟因为率部而降,终被封侯拜将。

    而眼下,即便孙策击败了曹cao,显然也不可能将大军都屯驻在淮河以北。江东的大军主力肯定是要徐徐后撤。

    可后面还有一句更重要的,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袁绍在河北休养生息,孙曹两军若是打的精疲力尽,伤亡惨重,那最后袁绍做梦都能笑醒。

    否则以长江为战线,淮北这大片广袤区域都归北方所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