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搞零件,我是认真的 (第3/3页)
的零件出来。” “这么一来,零件成本下降了,良品率大大的提高了,环境污染也少了。”
“关键就是这种材料的配方,我们自己如何去研究。” “集团研究院那边,除了特殊钢的研究人员之外,也有从事树脂材的研究的专业人员。” “伱们可以跟他们交流一下,看看我们自己能不能研发出符合要求的材料出来。” 曹阳自然也是可以直接把材料的配方拿出来。 不过那样显得比较突兀,所以他准备让研究院先去搞一搞,最后机缘巧合的“尝试”出了这种符合条件的材料。 比如后世锦湖日丽的免喷涂pc/abs塑料合金-k8252,就是这类型的材料。 “曹总,这个方向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并且也是非常有前途的。” “但是基础材料的研发,有时候是很玄幻的事情。” “运气不好的时候,尝试一个几年都找不到符合要求的材料配比。” “运气好的时候,可能几个星期就恰好找到了符合条件的材料。”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搞基础材料研究,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各种各样的试错之后才有机会出成绩。” “我有点担心自己研发的话,能不能赶上日程。” 戴汉彪这话说的倒也是比较客观。 材料专业为什么被许多人当成是天坑专业,就是因为材料这个领域要出成绩,一定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各种试验。 如果投入了人力物力就一定能够出成果,那么很多公司倒也愿意去冒险。 关键是很多时候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还是找不到符合要求的配方。 甚至有些公司直接就因为这个愿意,生存不下去了。 这种情况下,自然很少由公司愿意投入太多的资金去搞基础材料的研究。 相应的,材料相关专用的人,就业也就谈不上那么好了。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 像是2022年前后,跟电池相关的材料专用,就业就非常的好。 “戴总,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不过我们不能因为有这个担心,就不去搞研发了。”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两步走,一方面是自己去研发,一方面是找巴斯夫等公司去合作。” 曹阳没有直接反驳戴汉彪的观点,毕竟他说的也是事实。 不过,该搞的研发,肯定还是要搞的。 毕竟他是知道最终一定会出成果出来的。 “曹总,我们现在有自己的特殊钢厂,将来如果我们自己研究了树脂材,莫非集团有意自己去投资这方面的工厂吗?” 戴汉彪忍不住把心中的疑问给说了出来。 搞汽车零部件的,一定都是要从外面购买一些原材料的,要不然零件怎么生产出来? 而特殊钢和树脂材算是用的最多的两种原材料了。 “普通的树脂材,自然是没有必要去自己生产,也没有必要专门去投厂。” “但是一些改性树脂或者高性能的pa材之类的,如果我们自己不生产的话,到时候就完全被巴斯夫等少数材料巨头给掌控了。” “这肯定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所以将来集团可以考虑从外面购买普通的pp/pe等材料,然后加工成我们需要的特殊改性材料。” “这么一来,工厂的投资不用很大,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有限,不至于有严重的环保问题。” 曹阳这么一解释,戴汉彪倒是立马就理解了。 就像是南山集团下面各个公司,会使用到一些铸铁和铝锭等基础性材料,这肯定没有必要自己去生产。 但是一些高性能的特殊钢,就最好能够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树脂材的情况也是类似的。 “如果需要自己建厂的话,哪怕只是一些再加工的工厂,生产周期也至少需要一年多的。” “你说的也对,是需要提前考虑中长期的规划了。” 曹阳感觉现在整个南山集团的发展步伐,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 有必要好好的规划一下,让后面的发展能够更加有节奏、有计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