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的良心_第八十二节 老曹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节 老曹家 (第2/2页)

的腰呀,怎么还会有一双木头鞋,我的尾巴骨呀……疼死我了。”

    曹昙笑的合不上嘴。

    这真是够倒霉了。

    木屐!

    这东西很普遍,在宋时属于万用拖鞋一类,最方便的鞋了。

    次日,梁莘睡到日上三竿。

    醒来之后,和曹昙一起吃了饭,然后就再去了东跨院。

    章惇正在整理《蝶语四训》内容,许多的地方的用词,章惇还在思考,如何用词准确,又不显得突兀。见到梁莘过来,起身在旁边的大书桌前,提笔狂舞一笔而成。

    梁莘走过去看,章惇突然回身,就准备打梁莘一拳。

    章惇毕竟老了,梁莘看到拳头过来,轻轻一侧头闪过。

    章惇说:“脸上带点伤,下午见到官家的时候,以印证汴京城中坊间之传言,再把这事传出去,日后有点什么事,你只需回一句,待我回家问过我家大娘子再议。”

    “啊,嘿嘿,嘿嘿嘿。”梁莘笑的,极是猥琐。

    章惇拿起刚才写的字:“赠你。”

    梁莘接过,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

    不认识。

    “章公,能用楷书写不,这个……,惭愧,惭愧。”

    章惇没再写,只说道:“初九,潜龙勿用!”

    梁莘长身一礼:“谢章公。”

    章惇没回礼,背着手侧过身去:“莫负天下人。”然后轻轻一摆手,走回书桌旁,继续整理书稿。

    从章惇这里出来,梁莘在院子里捡了一块石头准备给自己来一下。

    但想了想。

    没必要。

    章惇的提醒是善意的,也是在给自己留一手。

    只是,留一手的方法有很多,没必要非要让满汴京的人都知道,自家大娘子新婚第二天就揍了自己。

    从章惇这里出来,梁莘到了北院。

    北院东侧有石桥,直通皇宫。

    西侧有木桥,直通一座改造过的脚楼,就是没有酿酒权的酒楼,名为桃源阁。

    从木桥走过去,正好就是桃源阁的二楼,通道分两边,环形的楼中间,正好是一个非常大的舞台。

    一楼是圆桌,二楼是小厢。

    一楼的舞台很高,大约有三尺半,这样更方便二楼小厢看的清楚。

    七十二正楼大赛,以及未来的金牌十二正楼联赛就在这里举行。

    梁莘刚到桥上,禇洪出现了。

    “你,这两个月干什么去了?”梁莘见到禇洪很意外。

    禇洪回答:“回少君的话,我刚回到原先的宅子,听闻搬家,就赶紧过来。这两个月时间,先是去外面收账,检查在外的铺子,后去了眉州。是主君有事派我去办的。”

    禇洪说到这里,就没有往下说。

    潜台词就是,梁莘若想知道安排他去办什么,直接就问梁师成。

    他不在汴京这两个月,汴京城发生了许多事情,他也不知道。

    梁莘听完笑了:“一定是苏家老宅了,这事两个月前,爹要这么办没错。放在现在,无所谓了。我倒是要看看,苏家三子,现在认不认他们这个流落在外的兄长。东坡公诗词无双,人品也是不错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