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节 隐藏人物 (第2/2页)
/br> 没想到,赵佶连听都懒得听。 昨夜的醉酒才清醒,就急急的去奔赴桃源阁。 写完关于秋闱的事情,梁莘又拿了一张纸。 关于今天朝会上,有人提出太庙失火,大不吉,请求西征退兵之事。 梁莘写诏书,全是鼓励的话。 然后,单独写了三份诏书。 内容是:往西五百里有湖,湖中有盐,更有芒硝。军不可行商之事,朝中会派商队前往,西军有保其安全,运输之义务,所得收益,半数归西军以军资。其余商贸,视商権再议份额,留西军军资。 宋军,有一个巨大的弊端。 那就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王安石变法之后,西军是一个试点,将兵一体,也让西军成为此时大宋战斗力最高的军团。 历史上,若不是赵佶太昏庸、六贼误国。纵然收复燕云难度太大,但西军有的是机会踏平西夏,兵压辽国。 梁莘要让西军更强。 写好这些,梁莘叫小太监进来打包,回家准备找章惇商量一下。
很快,梁莘回到府中南院,进了东跨院,章惇不在。 一问。 章惇也去桃源阁了。 桃源阁暴满了,比起之前,七十二正楼,各家搞各家的,这一次汴京最有名的都在这里捉对比拼,诗、词、舞、乐、曲…… 再加上七十二正楼派出厨师,也要一比高下。 热闹,太热闹了。 最最让人喜欢的是,戴上面具,穿着统一的罩袍,大家都装糊涂。 别说是章惇。 今晚上,就连韩忠彦、范纯礼这些年过六十的都来了十好几个。 谈诗、听曲、观舞、斗酒。 这是何等高雅之事。 当晚赛程过半,来自八仙楼的当家花魁与来自铁薛楼的当家花魁,光彩夺目,将另外四家正楼推出来的四位,压的是黯然失色。 两边都有名士给写词。 宋时的词,都是谱了曲唱出来的。 此时,不分高下。 两名抽签得中的评分人,已经面对面开始对喷,眼看就要打起来了。 章惇,悄悄的移动到了一处小包厢内,趁着有人起身去看热闹的时候,坐了下来。 就坐在范纯礼身旁。 面具、罩袍? 还是有意义的,只是这种在朝堂上相识一辈子的老头,有太多办法可以认出对方。 范纯礼也知道是章惇,装作不相识。 拿起酒杯虚敬一杯,当是礼貌。 章惇低声说道:“高丽遣使,老夫以为,有贼心。” 范纯礼愣了一下,反问:“高丽为辽?” “然也!” 范纯礼低声问:“布,欲盛迎,可知?” 章惇:“知,公何解?” 范纯礼:“贼子,当防。” 章惇这才拿起酒杯,举起一饮而下。正好这时,一楼当评分人的其中两位,已经吵的有点上头,眼看就要打起来了,桃源居的跑堂小二,赶紧抢下两人手中的物件,一只酒壶,一只不求人。 然后,给每人手中塞了一只靠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