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的良心_第八十九节 老实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节 老实人? (第2/2页)

    梁莘说道:“一大堆人跟上来,韩忠彦这老家伙摆明了不安好心,我岳父在河湟作战,曾布在捣乱,他在悄悄添柴。”

    “还有,有人要销毁司马光的那套书,通鉴。我是真心舍不得那书就这么被毁。”

    任伯雨站了起来:“为大义,老夫为你当一次马前卒。”

    梁莘低喝一声:“来人,开牢门,准备衣冠迎任公复职。”说完,从怀中取出一份诏书,内容大概是:朕既发布诏令,广开言路,便不得以言为罪……

    然后,又是一份清单。

    任伯雨被抄家,总共才抄出了三贯又五百钱,就是书挺多。

    汴京城中,所有被抄家的官员,他家最少,倒数第三名也有一百多贯钱呢。倒数第二是李格非家,差不多十贯钱。

    有小太监捧着一盘小银锭过来。

    任伯雨也没多想,只当是官家赏赐的,用小布袋一装,回家。

    当天,任伯雨写了十七份弹劾奏疏。

    休息一晚,次日,吃了些粗茶淡饭,继续写。

    终于,又一个大朝会的日子到了,任伯雨写了一百零九份弹劾,亲自拿筐背着,上殿。

    赵佶、还在宿醉之中。

    恩。

    说宿醉可能不准确,像是章惇等人,去桃源阁在二更天过后,就陆续回家了,留下的都是闲人。

    赵佶呢,喝到丑时末。

    如果不是王浦在旁劝说,马上大朝会要开始了,赵佶还不愿意离开呢。

    话说,舞台上的舞姬腿都软了、乐工手指头都没知觉了。

    从傍晚开始,到凌晨三点,基本上没人能撑得住。

    就这样,也不敢停。

    停下,赵佶就会发飙,后果很严重。

    桃源阁的掌柜已经在思考,要不要准备三班乐工,然后扩大比赛规模,别只让六个楼来比,这样人撑不住。

    十二个正楼,他们有的是人,多派点人,也能让人也能轮换着歇歇着。

    大殿之上,这次不是帘子,直接上屏风,很厚的那种,根本就看不到屏风另一侧的那种。

    曾布确实是怀疑了。

    但看看四周。

    老实人韩忠彦站在没动,枢密正使范纯仁站着没动,礼部尚书范纯礼站着没动……

    他思考,要不要安排去试探一二的时候。

    一人从殿外,大步入殿。

    然后,将一只筐放在大殿正中。

    “官家,臣弹劾右仆射韩忠彦……

    “官家,臣弹劾左仆射曾布……

    “官家,臣弹劾虽然致仕,却为贼的老贼章惇……

    “官家,臣弹劾大太监书艺局总管梁师成……

    “官家,臣弹劾……

    被封印了一个多月,关在牢里的任伯雨出笼了。

    火力全开。

    整个朝堂所有人都不由的打了一个哆嗦。

    当初,新法、旧法两脉,下了多大功夫,才把这位送进牢里,曾布成为左相之后,又下了多大功夫想把这位贬到偏远的地方去。

    谁想,怎么就突然出来了。

    而且看官服的颜色。

    紫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