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老莫的特教,与转班 (第1/4页)
老莫在办公室录两个考场的分数,大概二十几分钟就搞好了。还顺带帮一个改的稍微慢一点的新老师,录了一个考场。 然后,他就准备下班。 而这时,徐逸成老师明明很高兴,脸上的笑容都藏不住了,却作出叹息的说道:“哎,这孙柏的英语啊。我就说嘛,数学不用担心,只要英语考好就行了。” “怎么,英语发挥不行吗?”一个女老师知道徐逸成老师想装B,所以就主动帮忙铺垫的搭话。 “才136,但凡再高1分,就700啦。”徐逸成颇为遗憾道。 “699?这强啊!这个裸分是我们十一中这几年最好的了吧。”女老师做出羡慕的说道,“真厉害啊,这在七校联考里,都能进前五了。” “的确,这个成绩的英语140都不到,实在是有些拖后腿了。但凡再加个五分,跟四中一中的学霸他们比,差距也就只有十来分了。” “这就是偏科啊,跟高一相比还是好的。” 谈及这里,徐逸成也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他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也很多,不比数学少,但就是很难上140,除非题目特简单。” “徐老师,不是这样说的。”对此,一个老师笑着打趣道,“你应该让他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比数学多得多。” 说到这里,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职场上,特别微妙的心理。 作为班主任,学生的总分提高了,应该是要高兴的。 但作为数学老师,学生总分提高的时候,数学方面甚至还有下降。 那么,你怎么选呢? 作为班主任跟数学老师的你,会怎么抉择? 答案一般都是,希望学生数学科目的成绩更好。 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往上,无论是区状元跟市状元,都摸不着。 往下,又不会掉出华清蓟大。 也就是说,对于徐逸成而言,孙柏考多少,对他的利益都影响不大。 但如果数学没考太好,甚至说班级的数学均分,都因为去学英语了,下降了一些,这就涉及到他的教学质量了。 班主任,首先是课任老师。 “那都是他自己在学,我哪能影响他呀?”徐逸成回答的也老练,不接受道德绑架。 我们班的数学,就是强。 在全市范围内,都算得上优秀。 “对了,我听我搭班的英语老师说啊,她在改陈源的试卷。”这时,一个男老师突然说道。 “哎,英语不是才刚考完吗?难道就要加班改英语?一般这个时间,不是让机改选择题嘛。”张亮不解的问道。 而大家,也都面面相觑了。 又不是昨天考完,今天能出成绩的语文数学。英语才考完半个小时,就要把英语老师们留下来加班折腾,这学校疯了吗? 这比四中还四中啊! 老莫也是觉得有点奇怪。 孙柏的改一下,是因为他是全校第一。 每个学校的全校第一,都是最先改的。 而陈源,是第四考场的啊。 就在大家这样想的时候,老谋深算的潘隼老师,喝了一口枸杞茶,吐出几片茶叶回到保温杯里,道:“有没有可能,是何校想看呢。” 老教师就是老教师,这么一说,大家一下子就懂了。 破案! “确实,陈源的成绩也很值得期待。”一个女老师说道,“他之前两个半月,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进步了一百一。现在又过了一个月,大家猜一下,能进步多少。” “按照比例来说,三分之一的一百一,三十六吧。”徐逸成老师说。 “可是这已经到六百分了,按理来说,往前面进很难了。”潘隼老师班上就有很多六百出头的,他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说,“这一次,到六百四,进步二十五分,就很优秀了。” “说不定一下子悟透了,这一个月的时间,又进步了四十分呢?” 老莫的特级对手张亮,打趣的猜测道。 以老莫的情商,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这家伙是想捧杀。 四十分那是什么概念知道吗? 他之前进步的速度,也才一个月40分左右。现在,已经把数学跟英语提升到优异水平了,还能够保持那种进度,一个月进步40分? 开玩笑呢! 或许这个还不够直观。 那再举个例子。 一个五百分,连二本都够呛的学生,刻苦学习了四个月不到,然后就考到了海东大学,这样一所全国第三的大学。 开什么玩笑? 所以伱说这张亮坏不坏。 要是陈源这次只进步个十几分,大家就会觉得,聪明是聪明,但天才选手也太过了。 “没有那么容易的,我们都是从学生过来的,上了六百之后的分数多难考,大家也知道的啊。”老莫笑着摆手,让大家别捧杀。 这时,一个年轻男老师悠悠道:“我高中,可从来没上过六百……” 怎么,你们都是学霸是吧? “那莫老师,你去主动问问张斌老师吧。”张亮笑着说道。 “这个也没什么好问的吧,反正周天具体排名就出来了……还是七校大排名。”老莫表现的很冷静,并没有那种急切的心情。 但实际上他已经想好,出了办公室,就去跟张斌偶遇! 怎么这小子的成绩,我比他还急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