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李勿 (第1/3页)
他贾亥是乡下人,但他不傻。 莫杵榆完全可以到县里买,不然也能请商队行脚捎带,怎么也比帮他建窑,再用市价回购划算。 如此显而易见还看不出来就是真傻了。 莫杵榆叹道:“再过不久又要清河道了,每次都跟扒皮似的,如此反复,何时是个头?” 贾亥点头长叹。 莫杵榆又难得的语重心长道:“我就想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多挣点钱,不替别人干徭役,只是这些陶碗远不够,我要更多,特别是瓷器制的杯碗汤匙,最好能把这些东西交给路过的商队,顺道出售出去,贾伯既然有这手艺,我何苦找外人赚这钱?” “榆哥莫要捧俺,瓷器俺可不会烧,那些商队要收也只会收瓷器,陶碗陶罐会烧的人太多了,没人要的。”贾亥瞬间抓住了问题点,并没被莫杵榆的大生意给拐跑了。 “我教你。”莫杵榆自信道。 “你!” 贾亥一愣,上下打量莫杵榆,摇头笑道:“榆哥莫再戏言,这手艺……” 莫杵榆打断他道:“书里有。” 贾亥听后苦笑。 莫杵榆也不管他怎么想,继续道:“烧陶器的火候是铜器熔化的火候,瓷器更高些,快赶上铁器熔化的火候,如此可通过铁的软硬判断,我们不急,先制陶器,有了钱后再尝试瓷器,经验是积累出来的,想成功就别怕失败,钱我出,贾伯尽管烧。” 贾亥迟疑良久,一狠心道:“好,榆哥都如此说了,我老贾也豁出去了!” 他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与其每天开荒,换口饭吃,不如跟莫杵榆干,至少能吃饱饭。 河口村民主要工作不是开荒就是在孙大户庄里种地。 大家也没啥怨言的,因为有孙家才有河口村,村民都是围绕孙家生存。 开垦一亩,孙家验收完给点钱粮勉强度日,可一旦家里多了几张嘴,只能想办法创收,野菜、杂粮、搁浅的水产,为了维持生存有啥吃啥。 搞定贾亥,莫杵榆来到杨仝家。 杨仝也是个木匠,但跟莫杵榆莫广柱不同,他是半路学的,还是莫广柱带出来的,算是半个徒弟,而莫广柱可是祖传的手艺,就他家那独轮车,纯纯的榫卯结构,不费一钉,牢固十载。 可惜,人不知去向。 莫杵榆虽猜到可能,也有法子验证,但有点毒,他不可能用。 这个法子也简单,放出消息,说梁山有贼寇,抓壮丁造匪窝。 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家里有男人不见的肯定想一探究竟,闹到县里,县老爷也不好收场,必遣人去看。 总归是个希望。 但要真是贼寇建寨,把这群杀人不眨眼的家伙逼急了,一不做二不休,将工匠全嘎了咋办? 不然就是官兵包围时,拿工匠当人质,官兵不退,一天杀几个立威,莫广柱如果因此丧命,莫杵榆就是刽子手了。 目前还是顺其自然吧。 杨仝比贾亥爽快多,听说莫杵榆要做木齿轮,他虽不知道是个啥,既然榆哥给钱干嘛不做? 刚从杨家出来,来不及采购食材,便碰到了程椗。 “榆哥,我这两天想……” “稍后再说,我忙。”莫杵榆不顾程椗,跟村民报个数,大伙立刻把今天的部分收成送往莫家。 结算后,莫杵榆才问程椗何事。 程椗道:“榆哥想带大家一起富有,我原先确实觉得荒诞,但这两天思来想去,觉得并非不可能!” 莫杵榆微微眼眯,没有多言。 程椗继续道:“先前是我考虑不周,认为榆哥会碍了我的小本买卖,如今看来……” “重点。”莫杵榆打断他。 程椗苦笑,忙道:“我想与榆哥合伙,就着,不去县城,咱们建家面馆。” 莫杵榆反问:“你能说服孙老爷?” 程椗摇头笑道:“这里没什么孙老爷,只有孙大管事,且他并非这庄园之主,只是守庄人,真正的孙老爷可是京师里的大官,另外这样的庄园,孙家在齐鲁各州有不下十处,咱县老爷都是他家女婿之一,且娶的还不是嫡系!” “这么说你有把握?”莫杵榆抓重点问。 “如果榆哥同意孙大管事也能参与,我就有十足把握。” 莫杵榆思量起来。 与这二人搭伙,他有手艺不怕被动,但肯定会被牵制一二。 可若拒绝,人家一句话这摊位就得关。 看来程椗没有完全明白共富贵的意思,他就想出人头地。 这很正常,试问几人不想? 只是,德不配位,难免压迫! 好点,将河鲜价格压下来。 狠点,禁止村民到河滩捡河鲜。 如此,孙大管事就能利用程椗这马仔完整垄断了。 三娃这人,想法很激进,但他是对的,自己想让莫家过好日子就无法避免这样的事情。 先是程椗,再是孙大管事,最后还不知道有什么妖魔鬼怪一个接一个跳出来,一个比一个能耐大。 莫杵榆不想陷入这利益圈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