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遭贼 (第3/3页)
2'> 莫杵榆点点头,看来这玩意也能卖不少钱啊,可惜现在产量少,本村都不够满足,不然每船让他们拉走一台,得少付很多钱! “这些矿石成色如何?”莫杵榆又问。 “一般。”王家姑娘这个一般,把莫杵榆听得小小郁闷了一会。 “下一船,你帮忙看一下成色定价。” 这些人里,很可能有以次充好的家伙,需要王家姑娘把关,如此不仅能少付钱,还少交税。 体量一大,少一点都是天文数字。 多盖几间房,多养几头猪不好吗? 王家姑娘道:“有关叔。” 莫杵榆这才注意到,关义安已经到了另一艘船上验货,顺道谈价格了。 莫杵榆给他的价格是不能超过三百文。 他也知道眼下有些难,但三百文已经很高了,平日里两百文都没人要。 一斤熟铁目前涨到三十文,百斤矿石十五斤铁来算,四百五十文,看起来他赚大了,实际上人力、煤炭加上时间成本,想不亏都难。 这帮人倒好,挖都不用挖,因为这是朝廷的事,而朝廷如今用火雷炸,不再是以前一镐镐的挖了,效率自然提高了不少,他们只是作为中间商,搞搞运输而已。 从大管事那里来的消息,朝廷给他们的价格是一百八十文。 这都没算他们有没有掺假。 莫杵榆叫来钢厂一个管事,道:“将不同商号的矿石分开堆积,之后谁家的矿石每百斤炼不出十斤熟铁,一律黑名单。” “是。” 管事立刻记下,转头就通知人回去嘱咐。 莫杵榆又观望了一阵,便跟王家姑娘打了声招呼,先一步离开。 已经下午三点,是准备晚饭的时候了。 虽然开发区搞了三间大食堂,每个作坊也有食堂了,但他小店的生意一直是座无虚席的,只是普通工人很少来他这里了。 因为人太多,而且来回两三里地,太费时费力。 就近食堂解决能有更多休息和工作的时间,也就节假日时,带家人来打打牙祭。 仙膳坊招待的更多是外商。 他还没回到店里,路过村政所门口时,就遇到宋教头沉着脸从里面出来。 见到榆哥,宋教头忙道:“正好找你。” “何事?”莫杵榆问。 “你的酱坊被偷了。” “啊?” “梁大发现的,路过你家老房子时,撞见一个贼子跳篱跑了,还抱了一个罐子。” 莫杵榆就无语了。 他的作坊能有啥,甜面酱、酱油、料酒、酸菜、豆豉……这些发酵品。 就为这? 你就是偷了也学不会啊! 买很贵吗? “外村的吧。” “是个陌生人,我已经让人去追了,跑不远。” “哦。”莫杵榆点点头,于是回老村区瞅一眼。 到了老房,发现少了一坛料酒后更加懵逼。 “少了啥?”大胡子走过来问。 这大胡子就是宋教头嘴里的梁大,还有一个柴二,是小胡子,这两人以前没少帮衬疯癫时期的莫杵榆,不过嘴碎莫杵榆最多的也是他两! “一坛料酒。”莫杵榆苦笑道。 “酒啊,难怪。”大胡子点头道。 “梁叔知道啥?”莫杵榆问。 “没啥,乱猜的,别的东西也不值得偷,也值不了几个钱。” 不值钱也只是对河口,现在河口有钱人不少,特别是老村的,虽然绝大多数人没开作坊,但搞五金加工挣了不少,现在加工的就那几家手艺强的了,其余人又得穿越者指点,有搞养殖,有搞种植,还有一些跟莫杵榆请教一点厨艺后,去开食堂和小吃铺。 莫杵榆闲逛时,就喜欢买点,顺道再指点。 大小胡子两家还是给大管事加工钟表零件,这一年来也算奔了小康,之前中秋,大胡子一次买了莫杵榆八盒月饼,要知道那是最昂贵的精装盒,价值一贯呢。 寻常乡野小户人家,八贯钱能过一年了! 而他丢失的料酒价值两贯,老村区没人惦记这个,也不敢冒这个险! 若是被发现了,可就要被小里正挂黑名单上了! 关于这个,可没有什么新老区别的啊,现在河口越来越好,就算是县里的人都想来此落户,谁有舍得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