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神灵之道_第九十三章 三国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三国终 (第2/2页)

马懿建议封孙权为吴王,并废献帝,取而代之。

    司马懿详细分析了曹丕称帝的有利条件,曹丕欣然同意,并督促他亲自去办。司马懿顾忌司马氏祖上名望,决定暗中令华歆首倡献帝“禅让”之事。大殿之上,华歆率众臣逼献帝退位,献帝惊慌失措,亲赴太庙祭告祖先。太庙中,曹妃前来安慰痛哭中的献帝。曹洪、曹休二人率兵前来促驾,汉献帝返回大殿,将国玺交出,下旨退位。大殿之外,曹丕与曹妃相逢,曹妃怒斥曹丕的篡逆之举。曹丕不满于汉献帝禅让诏书的语气,辞恩不受,命其再授一诏。翌日,曹丕再次推辞了献帝的禅让诏书。群臣命献帝再三拟写诏书,献帝悲愤不已。是夜,司马懿进宫面见献帝,说华歆已命人建造禅让高台。

    司马懿亲自为献帝草诏,曹妃亲自为其研磨。翌日,曹丕接旨继承帝位,国号大魏。司马懿率兵亲自为献帝、曹妃饯行。司马懿目送献帝等人乘舟而去。途中,船漏水而沉,献帝、曹妃终葬身江中。成都城内,刘备痛惜关羽阵亡,荆州尽失。谈话间,曹丕废汉自立的消息传来,刘备肝肠寸断。献帝大丧之日,众人拥戴刘备自立为帝,刘备义愤不从。刘备病发,命所有军政大务悉交孔明决断。数日后,孔明称病不能打理政务。刘备探望之时,诸葛亮再次对其劝进。刘备顾念蜀中旧臣,亲自登门探访。

    刘备询问旧臣李严蜀中何去何从,李严叩拜劝其称帝。刘备终为所动,命其辅佐孔明料理蜀中事务。建安二十六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刘备下诏攻伐东吴,赵云觐见,劝其暂缓对吴发兵。孔明也历数蜀吴交兵的弊端,刘备只得暂缓伐吴。蜀军帐中,张飞对暂缓伐吴的政策异常不满,决定进成都面见刘备。张飞在刘备内室大发雷霆,刘备好言将其劝退。刘备伐吴心切,命李严、黄权二人筹备粮草、兵马,秋后伐吴。阆中军中,张飞日日饮酒抒发郁闷心情。张飞酒后责罚部下,暴戾无度。部下不堪,趁夜将张飞首级砍下,投奔东吴而去。张飞本是大蛇下凡转生,奈何那部下是一个捕蛇的猎户出身,正好和其相克,克死了张飞。

    张飞灵前,刘备痛哭流涕,对东吴恨之入骨,不顾群臣劝阻,立誓伐吴。魏延、马谡拜见诸葛亮,魏延声言刘备欲将孔明丞相之位架空,被诸葛亮怒斥退下。刘备率大军七十万伐吴,孔明命马良随时将战区地理、战况等信息报与成都。孙权决定迎战,命孙桓率兵坚守秭归,以挫刘备锋芒。

    蜀军首战大胜,一举攻克了秭归城。东吴败报接连而至,孙权大怒。吴国太决定将孙尚香送还刘备,以浇灭刘备的怒火。孙权修书派诸葛瑾送至刘备,欲送荆州三郡与孙尚香以求和。刘备告知其欲取东吴,命孙权率文武百官来降。

    富池口吴军大败,东吴老将程普身亡,战况十分危机,大有以土盖水之势。危急之下,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统领三军。吴军韩当军营,蜀军猛攻,连续攻克吴军数十座军寨。韩当奉陆逊之命后撤,继续扎寨抵抗。吴军帐内,陆逊继续命令部下守寨抵抗,以拖延时日,吴军上下怨声载道。东吴大殿内,群臣上谏孙权撤换陆逊的职务,被孙权严词拒绝。东吴军退至猇亭最后五十座寨内,激励全军将士誓死一战。吴军士气大振,连续击退蜀军多次进攻,蜀军伤亡惨重。

    后刘备病死白帝城,在后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七星续命阵没了阵眼蜀国气运消散,活该该败亡。与此同时,洛阳大殿,曹睿身体日益衰微。司马懿觐见,曹睿任命其为太尉,彻底消其兵权。司马府中,静姝与司马懿互诉衷肠。司马懿决定与之成亲,静姝感动万分。病中的曹睿召司马懿进宫,假意将摄政大权交付于他,以测其用心。司马懿推辞不受,并主动要求辞去所有官职,并将雍凉旧将削官去职以打消曹爽的猜疑。不久,曹睿薨,其子曹芳登基即位。司马府中,静姝难产而亡,情痛之余,司马懿中风病发。曹爽大喜,决定次日陪同天子携文武百官拜谒高平陵。此时,司马懿一改往日病态,在府中调兵遣将封锁洛阳各城门。司马懿率兵直奔皇宫,命郭太后“降旨”缉拿曹爽jianian党,命司马懿执掌军政大权。自此,司马家族主宰魏国朝政数十年,后司马昭灭蜀,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灭东吴。天下终归司马氏。

    Ps:以前的九十三章不见了,所以没上传TAT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