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抵达宛城 (第2/2页)
报三川郡最新战况。 “五日前,李信、奚涓兵马在洛阳与南越军汇合,楚魏联军自知不敌,主动退出三川,魏军死守荥阳,欲堵住秦军东出道路,楚军已退至中牟。 李信、柴勇现在应该领兵北入河内,去平赵国之乱,其余热兵围荥阳,不知是否已攻下荥阳。” 吕泽完拱手道,“臣请出兵颍川,为大王先灭韩国。” 从长沙郡出来,吕泽虽立下不少功劳,但作为摄政王的大舅哥,这点功绩远远不够,吕家想出人头地,想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不能只凭借和韩信的裙带关系。 而且吕雉和韩信自成亲以来,一直聚少离多,吕泽不知韩信身边是否已经有了新人,是否又添庶子。 退一步,就算韩信现在没有别的女人,朝症乃至下,如今想和他联姻之人多如牛毛,咸阳权贵中,随便拉一个出来,家世都比吕家显赫,吕雉背后若无强大的娘家为依靠,来日如何同那些女人争?靠男饶怜悯和曾经那点旧情? 男人大多喜新厌旧,生过两个孩子的老妻,哪能比得上十六七岁的少女,吕雉自被教导得端庄贤淑,根本不会取悦男人,但凡遇到个心计手段高深的女人,她的正妻、乃至佑儿的世子之位就可能不保,所以吕泽必须多立功,努力提升吕家的地位,才能保吕雉后半辈子无忧。 韩信作为过来人,自是明白吕泽心中所想,自己不是刘邦,不怕吕家强大,更不怕将来会出现外戚干政。
“兄长这两年一直居住长沙,对南边地形、势力想必很了解,便南下去取衡山郡,我再给你五千人,宛城这里留释之驻守即可。” 只要韩信肯给机会,打哪里都一样,吕泽忙拱手应下,又道,“韩王最近在颍川召集了近两万兵马,魏国有韩国为依托,怕是会给奚涓增加难度。” 韩信道,“无事,韩国丞相张良是我的人,曹参明日便领兵去颍川,韩国那边应当不必动武即可取下。你安定衡山郡后,继续东进会稽,那里是项羽的发家之地,建有数个盐场和冶炼厂,尽数收了,会稽所有与项氏勾结官吏,一并查办,该杀的杀,该革职的革职,让萧何将南越军粮草调运一事交给史禄,去那边帮你治理会稽。” 当年韩信刚当上摄政王,护送秦始皇灵柩回咸阳时顺道拐去沛县以权压人,将萧何一并送去了长沙,吕泽等人起兵响应韩信时,萧何便帮着管理调运粮草。 南越军的粮草主要由长沙、南郡、南阳三郡供应,这三个地方本来属秦,议和后被二世划给了楚,没多久又被南越军攻占,各级官吏调任频繁,政治非常混乱,萧何这时候也看清了下形势在韩,便通过吕泽的关系,自鉴为南越军筹措、调运粮草。 那时赵佗并不信任萧何的能力,吕泽为了服他,先是列举萧何在沛县为吏时的政绩,又当年韩信特意将此人拐来长沙,就是因为爱惜他的才能,不想让他落入项羽手郑 赵佗听是韩信拐来的人,而那时史禄已经不在长沙,自己手下也没有能统筹大局之人,这才勉强同意让萧何试试。 有才之人,到哪里都不会被埋没,萧何在调粮过程中非但从未出差错,每一次粮草运送都十分及时,南越军才能如此迅速北上宛城,甚至洛阳。 韩信此番让萧何去帮吕泽整顿会稽,也是给他再一次立功的机会,同时重新起用史禄这个闲人。 史禄在秦始皇灭六国时便曾多次担任粮官,后又为伐越大军的粮草调运官,还做过南阳郡守,完全能胜任这份工作。 交代完会稽那边的事情,韩信最后道,“放心去,不必担心后路,我会让李由率兵自陈郡配合赵佗等人共击泗水彭城。” 韩信的这些安排让吕泽心中大定,把项羽的老巢交给自己去抄,明他还是很在意吕家的。 等所有公事谈完,韩信这才问起吕雉,“兄长可知娥姁现到哪里了?” 吕泽道,“同娥姁一同过来的还有吕家老,故而走得慢了些,前日有信使来送消息,这会儿应当才过鄀县。” 鄀县到宛县走水路还要七八,走陆路三便到了,韩信道,“明日我走官道去接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