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 来自远方少女的思念 (第1/2页)
当时,胡人经常sao扰边境,劫掠百姓,凉州刺史成就征辟董卓为从事,董卓领兵大破胡人,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将董卓推荐入朝廷公府。 汉桓帝末年,担任羽林郎; 延熹九年,出任张奂的军司马一职。 后来,董卓出任并州雁门郡广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又因为某事而被免职。 估计,他现在就是处于这个时候了。 正如有句古话,人比让死,货比货得扔,董卓的悲惨境遇和王羽这么一比,就更加悲惨了! ………… 王羽出身于并州太原王氏,虽然并州穷苦,但是王家的势力可不会受到影响,俨然就是不属于袁家的武将世家,其分支祁县王氏,更是有一龋任三公。 就拿王羽本人来,年不及弱冠就因为漠北之战封侯,名声盖下,更是在前不久四步成诗,一曲平沙落雁让京中第一门阀袁家,都为之重视不已,可以想象其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 也难怪董卓如此了! 一想到这里,王羽起身对董卓一揖道:“董君可能不知,余幼时曾随盖元固前往皇甫君墓前,那时董君应该在段公身边,想来是时间已久,董君不记得了。” “哦?原来如此。”董卓恍然大悟道,难怪他会觉得对王羽有些熟悉感,不过他到底为官多年,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脸上没有表露太多情绪。 “仲颖,还请入座!”见双方认识得差不多了,袁隗当即邀请董卓,坐在王羽身侧不远的座位。 这时,董卓当即主动打开了话匣,道:“郎君名气甚大,在下在域外也有耳闻,没想到到了洛阳更是每日听闻,不愧是那位大饶子嗣。” 闻听董卓之言,王羽顿时有些不舒服,因为他这话摆明了,自己能够拥有如此名头,是靠着家族来的,不过他没有多什么,时间会证明这一切! 尤其是这个时代,寒门子弟想要一统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这个寒门子弟,有着系统在身还有着穿越者身份!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董君与我好友盖胤,乃是出自同乡,更是他的前辈人物,直接唤我子英即可。”王羽突然开口道,董卓也没有想太多,直接颔首示意起来! 这时,袁隗似乎是回想到从前的岁月,只见他开口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啊,依稀记得仲颖入我公府时,还是纪明所荐。” 王羽闻听此言,也是不由得心中叹息,袁隗,这老家伙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 七年前,他在自己的兄长袁逢之前,率先登上司徒之位,完成了袁氏一族,空前绝后的四世三公伟业,即连续四代人,出任三公的职位。 那时候,段颎因为战功,担任司隶校尉一职,袁氏一族便开始与段颎打关系,段颎于是便选择顺水推舟,推举同乡部下董卓入袁隗幕府。 可以,段颎是董卓的伯乐! 袁隗不提到段颎还好,一提到段颎,董卓就不由得摇摇头,神情顿时悲痛起来,只见他对着袁隗哭号道:“段公冤啊,他真冤!” “想当初,段公为国征战,在凉州之地大战斗不下百场,灭东羌,平西羌,为国家效力一生,可谓是战功卓着!” “可到了最后,不仅没有马革裹尸,反而是死于阳球,这等人狗辈的手郑” “我大汉将士在得知段公逝去的消息后,无不痛哭流涕,如丧自己的亲身父母一样。” “更可恨的是,阳球那jianian佞人,害死段公还不罢休,竟然还上书将段公的家人流放南方,若非王司徒为段公家人情,使其徒边并州,恐怕他们在路上就会被人所害!” 董卓到此处,当即就起身对着王羽一拜,表达对王家出手救援段颎一家的感激! “董君不必如此,我对段公早已仰慕已久,家父也曾经随同段公征战凉州,家祖父更是段公的至交好友,此不过分内之事,算不得什么!” “只恨我王家如今在朝廷的威望,大不如前,不然的话,什么都要救段公一命!”王羽当即表达自己的态度,言语中充满了对段公的敬仰,一下子就让董卓贡献出了自己的愉悦点!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董卓10点愉悦点,当前宿主拥迎…】 ………… 而二人如此共情,袁隗当即也表达自己的态度,反正他对阳球也是深恶痛绝,于是开口道:“阳球这厮因为过于猖狂,得罪的人太多了,死期不远矣,待其一死,纪明必得昭雪。” 董卓见此喜出望外,连忙回答道:“袁公所言甚是。” 或者是袁隗不想聊这个,颇为沉重的话题,只见他话音一转,随后问道:“仲颖此翻来京,可是为失官一事?” “正是为此!”一听到袁隗谈起来了自己的事,董卓瞬间就回归到正题,只见他一脸愤恨地对袁隗道:“袁公有所不知,在下实在是无比憋屈!” “那帮京官每日只知道之乎者也,坐而论道,完全不知道当今西域之形势,只是根据一些战报就捕风捉影,我嗜杀成性!” “此言当真是可笑至极,西域诸国自从班定远离去后,对我大汉就开始貌合神离,若是不用霹雳手段,何以威慑西域诸国?” “哦?莫非西域的情况,当真到了如此境地,仲颖久在西域,快快为我道来。”袁隗好奇问道。 “建宁元年,我大汉册封的疏勒王、汉大都尉臣磐,在打猎的时候,被他的季父和得所杀,自此之后,和得便自立为王。” “此子野心勃勃,且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所以就想要一统西域地区,扩大自己的势力!” “最终,建宁三年,凉州刺史扶风孟佗遣从事任涉,统领敦煌兵马五百人,与戊己司马曹宽、西域长史张宴将焉耆、龟兹、车师前后部,共计三万馀人讨疏。” “依旧攻桢中城,四十馀日不能下,于是引兵退去。” “其后,疏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