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铁木真与穿越者王莽 (第2/2页)
经是无话可了! 因为他这次出来,可携带了不少人物,但这些人物就算是加在一起,也比不了一个人,那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别以为系统把他藏在里面,只有简单的三个字,王羽就发现不了他的大名。 可以,论威胁度,他还要在刘秀之上! 毕竟,现在的刘秀,还是属于大汉阵营,起码在下彻底发生大乱之前,他们基本上不会发生什么冲突! 可铁木真就不一样了! 王羽以后要收服河套,阴山地区,难免会和他交手,只希望,这个铁木真,还没有到达自己的历史巅峰,在鲜卑的地位和影响力,还没有那么强大! 不然的话,他一旦独领一支部队,那就是一场灾难了。 ………… 不过,铁木真终究是有些不确定性,但也速该此人,可是货真价实的鲜卑王室,此人在历史巅峰也不是等闲之辈! 作为铁木真的父亲,他当了十三年的首领,经常讨伐金国。 在讨伐塔塔儿部时,擒获了该部族的两个首领铁木真兀格和库鲁布哈,周围的部族都敬畏服从。 克烈部的王罕,被叔父古儿汗举兵攻打,向也速该求援,也速该赶跑了古儿汗,平定了克烈部的叛乱,王罕很感激,并与也速该结为谙达。 而着名的成吉思汗铁木真,是也速该和诃额伦所生的长子。 之前,也速该擒获塔塔儿部落的首领铁木真兀格,返回时恰逢妻子诃额伦生产,便给出生的儿子起名叫铁木真。 后来,也速该为铁木真向弘吉剌部求亲,路过扯克儿的时候,被塔塔儿人在酒中下毒。 也速该返回家中,将铁木真兄弟托付给察剌合额不格的儿子蒙力克后去世,后来铁木真兄弟经过辗转,才投奔了王罕。 也速该虽然厉害,但其实力也仅仅是不错,还不至于让王羽为之忌惮,王羽真正忌惮的还是那个成吉思汗铁木真。 不过作为携带人物,他的属性应该没有达到巅峰时期。
毕竟,檀石槐现在已经达到四十三岁,而也速该作为投鹿侯的侄子,想必年纪和他差不多! 按照历史发展,檀石魁明年就会病故,不过,这一世他有了一位人级别的老爹,而且在长生中的地位很高,恐怕他不仅不会因病去世,反而是活的更长久! 可以,只要檀石槐不死,鲜卑就不会走向分裂,铁木真就算再厉害,也只能在他的麾下担任大将角色。 毕竟,是檀石槐一手创造了如今的鲜卑盛况,他在鲜卑人心中的形象,绝对是无与伦比的,这股恐怖威望,是任何人都无法打破的! “真不愧是十次制衡,中间还有水浒百召人物,以及一些特殊召唤弄出来的大才,所引发的系统制衡,这效果就是不一样!”王羽由衷感叹道。 王羽相信,系统制衡,还没有到达极限。 而事实也是如此! 【叮咚,制衡第十人,新朝皇帝,穿越者王莽,统帅:90,武力:82,智力:99,政治:101,魅力:97;】 前脚刚走不久一个位面之子,后脚就来一个穿越者王莽! 系统的这波cao作,直接给王羽电的外焦里嫩。 王莽,传中的穿越者,就是因为此人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才让穿越一词开始广泛传播,一大堆的穿越剧,穿越此起彼伏。 为什么这么? 就是因为这个人太神奇了! 他的很多所作所为,会令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华夏所有百姓,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因为,王莽即位后的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让人目瞪口呆的政策。 1,土地国有,平均分配。 2,废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5,改革货币。 6,政府建立贷款体系。 7,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8,将一100刻的古计时法修改为一120刻的新计时法。 9,修改与周边异族的关系,尤其是灭高句丽,直接将其改名成下句丽…… 这些政策好吗? 当然好了! 但也要看时候! 就像王安石的青苗法一样! 太过超前的东西,会容易造成动荡的! 可王莽的改革,比王安石的青苗法还要超前,别是世家大族林立的汉朝,哪怕就是资本已经萌芽的明朝,王莽的政治改革都不会成功。 究其原因,还是太超前了,这些政策不仅不符合实际,反而会因为用人不当,而造成了巨大而又恐怖的民怨! 最终,王莽自食恶果,等到改制进行的轰轰烈烈时,王莽悲哀的发现,将自己捧上的是百姓,而选择叛变革命,跟着叛逆分子背叛自己的也是百姓…… 而此时,位面的力量已经察觉到历史的扭曲,于是从王莽登基开始,整个新朝都是灾不断,民众流离失所,原来对王莽的拥戴,也都瞬间转变成了,对王莽的一腔恨意。 就这样,命阅齿轮开始转动起来。 真正的位面之子、选之人即将踏上历史舞台,时代的气运也因为他而凝聚,下的英杰因他而汇集,历史也将被他一手拉回正确的轨道上来。 于是,南阳郡里的刘姓家族出生了一个男孩,相传他出生时田里的谷子结了九个谷穗,大家认为是好兆头,就给他起名叫刘秀。 紧接着,穿越者也不敌开挂的主角,一通流星雨下来,任谁都得跪! 昆阳之战,新朝主力尽丧,再也无力回。 对于这位只存在于传中的穿越者鼻祖,王羽不怂那是假的。 不过,王羽也不担心,毕竟有自己这个便宜老爹在,王莽就算真的是一个穿越者,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而且,他姓王,按照系统这家伙的尿性,不定会植入到王家之中,到时,他只有选择服服帖帖的份! 王羽这么一想,瞬间舒服许多了! 而这次,系统确实如他所想! 王莽的植入身份,确实是在王家,只不过,却变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