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创建钦天监_第一百一十八章:全国普及,网络炸锅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全国普及,网络炸锅了! (第5/5页)

,我希望大家能暂时放下这种看法。

    不可否认的是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但老祖宗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真的就是毫无意义的吗?

    用百年的科学去探索几千年的文化,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事情。

    所以大家姑且放下心中的成见,咱们去了解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熟真熟假不予评价,但或许能有同学们从这其中有所发现。”

    云道子的这番话正是拉开了这堂课的帷幕,大学生们接受起这些事情来的程度,自然要比其他学龄的孩子强的多。

    各个方面看似都在按部就班的稳步发展,课程改革也已经踏上了至关重要的第1步。

    可别忘了,改革往往意味着争议,在近半个月的时间发酵下,一些必然会发生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争议的开始起源于魔都,一位网友的发帖,这个帖子已经出现,顿时便激起了千层浪。

    “我想问一下,魔都第一中学到底是怎么想的?

    突然增设了一个什么民俗神话史的课程,我孩子学习已经够累了,好几门学科压的喘不过气来。

    初中是很重要的阶段,已经要为未来的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高考是改变命运成本最低的方法。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第一中学增设了民俗神话史的课程,我想知道这其中的意义何在?

    孩子现在不再每天要背历史地理,还要背一些奇奇怪怪的咒语。

    这种封建迷信的东西不是早就摒弃了吗?怎么能搬到学校里来?

    请教育司的领导重视,给我们家长一个说法。”

    显然,这位家长始终认为增设民俗神话史课程,只是魔都第一中学的单独行为。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接二连三的评论,彻底让事情走向了不可控的方向。

    “啊?你们魔都学校也有这种课程,我还以为只有我们学校是这样。

    我们这龙郡岐山小学也增设了民俗神话史的课程,那一天,我看孩子在练毛笔字还挺欣慰,但走近一看他在拿毛笔画符!”

    “我是羊郡的,我孩子今年高二那天回家来就吵着让我给他买中医方面的书籍。

    我还纳闷孩子明明是学理科的,怎么突然对中医感了兴趣?

    后来细细询问才知道孩子在学校学炼丹!”

    “我们龙郡也是这样,原来不仅仅是一个两个学校如此,而是所有学校都这样?”

    “你们在这说啥呢?我是津海郡的,从来没听说过什么民俗神话史的课程。

    你们是在炒作吗?”

    其他城郡的网友也纷纷前来凑热闹,但随着参与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网友们也逐渐发现了问题所在。

    所有声称学校增设了民俗神话史课程的网友,大部分都是龙郡,阳郡以及魔都这三个地方的人。

    而且从各位网友们言辞激烈的口诛笔伐中,不难看出这新增设的民俗神话时,的确有些离谱。

    课堂上老师带孩子们练字是在画符,背诵的东西是咒语,学习的内容是怪力乱神,这自然在短时间内就引发了极大的轰动。

    初高中阶段的家长就更加愤怒了,本来他们就把高考视为人生,这辈子最大的事情,哪还能容忍这种恶劣情况的发生?

    “我看了学校给我儿子留的作业,问的问题基本都是遭遇鬼打墙该怎么办,坟地里上香香熄灭了意味着什么?

    最可气的是,卷子最后面的两道大题,给你个场景还得写出,符咒朱砂的运用方法。

    我想知道学校这是在培养什么,培养神棍吗?

    耽误我儿子的前程,谁来负这个责任?”

    不明所以的家长们,越聊越气愤。

    尤其是在得知民俗神话史的课程主要是针对于三城郡增设的之后,压力自然就给到了相关学校以及相关教育司。

    这一天,各个学校教务处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电话里全是家长气愤的声音。

    他们都要求学校给出个说法,这么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更纳闷学校这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一时之间各方校长压力山大,他们总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欲哭无泪。

    这事说白了,跟我们学校有什么关系?

    我们也是在按照教育司的指示去办事儿。

    你们不给教育司打电话要说法,反而跟我们学校要说法,还有没有天理?

    但实际上,教育司的电话也因为打入的电话太多,而长时间处于占线状态。

    教育司内的接线员,还不得不秉承着专业态度保持着微笑,用最温和的语气去给予回答,但却要承受着很多家长情绪激烈的言辞指责。

    这件事情一度在全网引起了轰动,其他城郡的网友们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纷纷参与到了讨论中。

    “大城市就是不一样,社会发展的速度超乎了我们这种小市民的想象。”

    “记得我小时候,从学校走廊穿行而过的时候,能听到各个教室给传来朗朗读书声。

    现在进学校会不会到处都是念经念咒的声音?”

    “以前小时候在cao场玩都会拿起树枝扮演大侠,现在是不是个个仙风道骨,摆阵施法?”

    这些调侃的声音被家长们看在眼中自然就更拱火了,越来越多的家长,自发的围聚到学校,势必要向校方领导讨要个说法。

    各学校校长不得不硬着头皮,被家长们围在中间,还要安抚着家长的情绪。

    眼看着事情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乎就要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了。

    这就是改革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没有任何一场改革能够顺水推舟。

    因为改革就意味着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往往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世间之人rou眼凡胎,见前不见后,见明不见暗。

    民众们的层层施压,让三大城郡的教育司部长也开始焦头烂额。

    他们虽然想到过,民众们一定会有舆论,却没想到这种舆论会如此激烈。

    学校附近的道路早已堵得水泄不通,三大城郡所有学校,都受到了严重的波及。

    这时候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增设民俗神话学是国家政策,在他们的想法里,这很可能是学校或者是教育司单方面的决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