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史晋阳之战:一曲胡笳救孤城(一) (第5/5页)
鞭的送给了远在平阳的汉国太史令。 太史令知道了后,立即把情况告诉了汉国君主刘渊。 刘渊在知道了再次大败的消息后,整个人都有些站立不住了…… 太史令见刘渊如此这般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只有静静的等在一边,等待刘渊自己开口了。 刘渊的确觉得十分疲惫,咳嗽也加剧了,甚至吐出了一大口鲜血! 这样的场景顿时吧太史令吓到了! 在太医的救治下,刘渊总算是缓过了一口气,他再次召见了太史令,开口道:“宣于啊,你替我拟旨!” “遵旨!” “诏命,刘聪收到圣旨后,即日班师回朝,不可拖延,再命王弥在兖州和豫州待命,石勒在黄河附近清缴各坞堡,务必大量招募人马,囤积粮食以待时机!” 就这样,虽然汉国这次进攻失败了,但是洛阳的东面也被汉国控制住了! 这也意味着,不仅晋阳和洛阳失去了联络,这晋阳和洛阳都变得岌岌可危了! 公元309年十一月二十日 汉国楚王刘聪,始安王刘曜回到了平阳。 而王弥继续向东南进击,到达颍川后,襄城,汝南,南阳,河南几万家流民因为一直被当地县令太守和富户迫害,竟然一起烧毁城池,杀死了太守和县令,抢劫了富户,归降了王弥! 自此,虽然东海王司马越和西晋王朝打赢了这次的战役,但是东,北两路通往洛阳的道路也全毁了,东海王司马越也已经再也没有办法向晋阳的刘琨送去任何的支援了! 晋阳之战之三:刘聪继位 公元310年(永嘉四年),春,正月,初一 东海王司马越请旨大赦天下,以宽慰民心。 但紧接着,一直通过吞并各个坞堡来壮大自己实力的石勒再次出山了! 汉国镇东大将军石勒渡过黄河,攻下了白马,王弥也率领三万大军和他汇合,一同进攻徐州,豫州,兖州! 而深谙兵法的张宾,在看到中原已经大乱的情况,再次仙人指路,挥鞭冀州了! 王浚没有想到自己管辖的南方领地突然遭到攻击,整个冀州南方,竟然有九万多人归附了石勒! 北方吃紧,至此,刘琨几乎失去了所有可以援助他的力量! 公元310年五到七月之间,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发生了持续了三个月的大蝗灾,草木,甚至连牛马等牲畜身上的毛都被吃掉了! 而刘琨所在的并州是蝗灾最严重的! 不过,紧接着发生了一件事,也让刘琨缓了一口气 公元310年七月十八日,一代枭雄,汉国君主刘渊去世了,太子刘和登上汉国皇帝位。 可惜,刘聪和刘曜这些手握着大军的王爷,在这个乱世之中怎么可能听命于一个毛孩子?! 互相残杀自然无法避免,在经过一阵惨烈的厮杀后,最终刘聪登上了汉国君主的宝座!而作为新一代匈奴汉国的君主,刘聪和刘渊一样,那个带给他无尽耻辱的西晋,依然是他心中最大的痛! 但是要想彻底没有后顾之忧就要先吞并并州,但并州太守刘琨就是一个怎么也啃不动的硬骨头,刘聪忽然想起了一个人,石勒! 此时的石勒也正好在并州,汉国君主刘渊去世后,王族之间的争斗他并没有参与多少,但是他听从了张宾的建议,早早的就在刘聪还没有继位的时候,给与了大量的兵力援助,所以刘聪继位后,对石勒是感激的。 因此,刘聪想起了身在并州的石勒,他知道,石勒刚掠夺了冀州大量的人口与物资,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派石勒这支人马去对付刘琨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而收到汉国君主刘聪的诏令的石勒却变得愁眉不展起来了…… 刘琨刘越石的大名,石勒是如雷贯耳了! 一旁的张宾(字孟孙)也看到了石勒的愁眉不展,眼珠一转,劝解道:“将军可是为攻打并州而苦恼? “不错,如今的并州,正是蝗虫满地之时,现在去攻打的话,不仅毫无油水还会白白损耗来之不易的人马!” “可是刘聪却只点名将军前去!“ “哼,这个卑鄙的小人,亏我资助了他那么多的兵员物资,他不仅不感谢,还让我去攻打这个不毛之地,实在是可恶,我知道,他就是恨我当初在洛阳边上的时候,先行离开了,实在是太可恶了!难道非要我死在那次偷袭上吗?!” “将军不必动怒,刘聪如今不过是无兵可派才会想起将军的!” “无兵?哈哈,开玩笑,他刘聪都已经是堂堂一个汉国的君主了,他会没兵?” “他刚刚登基,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刘聪怎么敢再分兵去别处呢?” “所以他就想起我这个恩人了?我绝对不会去的,他想怎么处置我就怎么处置我吧,大不了,老子也反了!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去攻打并州的!” 张宾看着石勒这个样子,心里也有些暗自好笑,自己的主公要是真的发起倔脾气来,还真的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张宾走到了石勒的案几边,拿起了那份圣旨,仔细的默读了几次,突然眼前一亮,计上心来。 石勒见张宾对着那张圣旨看了半天,心中已经有些疑惑,他试探着问道:“孟孙,可有妙计?!” 张宾见石勒发问,并不急着马上回答,而是轻笑了几声,慢慢说道:“某有一计,可以让主公来个金蝉脱壳!” 石勒听到这里顿时眼前一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