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2/3页)
,他打着汉献帝旗号,声称“与国家除凶去害”、“拯救黎民”、北伐 南征,乘机扩大自己的政治、军事实力;待其势力坐大后,东汉政权已在他 的掌握之中,他见取代东汉王朝的时机仍不成熟,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借汉 献帝名义打击消灭异己势力,以期最终取代刘汉王朝。曹cao手下的谋士荀 看出曹cao的野心,劝他不要封魏公、加九锡,他怀恨在心,但又无罪名强加 于苟,便送一“亲笔封记”而实际上“并无一物”的食盒给荀,暗示荀 自尽,荀会其意,于是服毒自杀。曹cao的另一个重要谋士荀攸也反对曹 cao加封魏王,他威吓荀攸说你“欲效荀”吗致使荀攸“忧愤成疾,卧病 十数日而卒”。三国演义通过上述这一系列描写,进一步突出和完善了 曹cao的野心家,阴谋家的“jianian雄”形象。 2.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自他初出茅庐之始,便 立刻成为刘备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刘备自称对诸葛亮“如鱼得水”,不仅对 他言听计从,而且付以几乎全部的军国大事,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实际上 成为蜀国的最高决策人。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诸葛亮身上,集聚了许多政治家的美德,然而在中 国民间流传最为广泛而又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则是他的足智多谋。 三国演义大半篇幅描写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 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为刘备指出了今后图谋霸业的具体道路, “真万古不及之人也”,赋予了他超人的智慧。诸葛亮初出茅庐之后,首次 在博望坡用兵,当时兵不满三千,将不过关张,竟杀得夏侯10万大军丢盔 弃甲,烧得曹cao胆战心惊,赢得了关羽、张飞的衷心“拜服”。赤壁之战是 本书的重要战争之一,诸葛亮是这次战争的关键人物。他只身过江,“舌战 群儒”,扫除孙权疑虑,使其决计破曹,建立了孙刘联盟。机敏聪明的周瑜 看出诸葛亮“其计划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三番五次企图予以剪 除。而诸葛亮则沉着机智,料事如神,巧妙地利用忠厚老实的鲁肃为掩护, 一次次避开了周瑜的暗算,同时顾全了协力抗曹的大局,维护了孙刘两家微 妙的联盟关系,终于夺取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并乘势占领荆襄九郡,为刘备 集团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赤壁之战中,前敌总指挥是周瑜,而运筹 帷幄,从旁策划,真正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诸葛亮,与心胸狭窄的周瑜相比, 更显示了诸葛亮的高瞻远瞩。诸葛亮不仅智慧过人,而且善于随机应变。在 著名的“空城计”故事中,马谡违背诸葛亮将令,丢失战略要地街亭,致使 司马懿15万大军逼近西城。当时诸葛亮身旁仅有一班文官及老弱军士2000 余人,形势危急。然而诸葛亮镇定自若,从容布置,“大门四开”,“每一 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 童携琴一张”,于城楼上“焚香cao琴”。司马懿来到西城,一见此情景,知 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料定城中必有埋伏,立即传令退兵,西城 得以转危为安。在这里,诸葛亮利用了司马懿对自己的了解,给敌人造成了 判断上的错觉,从而扭转了极其险恶的局面,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的智慧, 也反映了他超人的胆量和气魄,以至于连老jianian巨滑的司马懿也不得不叹息 说:“吾不如孔明也。”诸葛亮这一传奇式的智慧人物之所以在中国广为流 传,就是于人物自身概括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而反之,人民群众又可以 从这一人物身上汲取聪明智慧,这就使诸葛亮的形象更加光彩夺目,成为人 民群众心目中智慧的化身。 3.忠肝义胆的关羽 关羽是本书中的另一重要人物,自桃园三结义起,关羽与刘备便形成了 君臣加兄弟的关系。本书在宣扬关羽刚强的性格、无与伦比的武艺和“深明 春秋大义”的儒将风度时,着重颂扬了他的忠义精神。在桃园结义后的 数十年中,他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历经难险,始终“义重如山”。当关羽在 下邳被困而被迫降曹后,曹cao“累送美女金帛”,竭尽拉拢之能事,然“财 贿不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他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千里走 单骑而去,表现了关羽对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本书在颂扬关羽的 忠义时又突出表现了他的“恩怨分明”。对刘备,不仅有桃园结义之情,更 有匡扶汉室之誓,故此亲如手足,生死与共,历经千难万险终不背叛;然而 对刘备不共戴天的死敌曹cao,关羽也是恩怨分明。为报答曹cao的恩情,他斩 颜良、诛文丑、救白马、解重围。赤壁战后,又在华容道“义释曹cao”,表 现出极消极的、完全建立在私人恩怨基础上的忠义。因此关羽的忠义具有明 显的两重性:一方面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团结互助、平等相处,“四海之 内皆兄弟”的朴素愿望;另一方面,那种建立在私人关系基础上,保守、狭 隘的忠义也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元成宗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宪宗封他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清世祖更加封他为“忠义神武 关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