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孙吴_第646章 孙策前世(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6章 孙策前世(上) (第1/2页)

    就当大秦铁骑兵分三路南下之时,坐镇于高平城内的孙策对此却是毫不知情,一个人就在房中回忆着前世今生。

    前世的孙策,或者说是孙策灵魂的主人,也就是我,是个苦命人。

    孙策年仅十六岁就死了爹,自己也在二十五岁风华正茂之时就死了,而我也好不到哪去。

    打从记忆里,儿时的我就很孤单,和别人不一样。

    那时候我还小,别的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有亲人的陪伴。

    而我呢?最亲近的家人住在乡下,而我很早就一个人搬去城里生活了。

    先是读幼儿园,寄宿在没有多少感情的爷爷奶奶家里,他们对我也没有多少感情。

    每年到头也见不到父母几次,更见不得亲近的外公外婆几次,每一次分别都哭得死去活来。

    要说为什么是和外公外婆亲近,而和爷爷奶奶疏远,原因是在于原生家庭。

    我的母亲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宝贝女儿,我的父亲则是不受他父母宠爱的长子,我母亲独生女,我父亲却有个弟弟。

    一般的家庭都是长子留家里,次子搬出去,而我父亲却是个例外。

    父亲在家本不受他父母的宠爱,为了我的母亲更是和他父母闹翻,为此成了上门女婿。

    因为这事,原本父亲和他父母就不好的关系,从此变得雪上加霜。

    那一年,我的父母十九岁,就已经在一起了。

    为了我母亲,我父亲发誓要一辈子养她,宠她。

    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他们并不合适,我母亲美貌如花,应当找个富贵人家。

    我父亲勤劳能干,应当找个一起奋斗的女人,这样两人才能够幸福。

    在我出生前,由于我母亲年纪不够,却已经怀胎两次,都打掉了,我其实是第三个。

    自我出生后,我就成了我父母,我外公外婆的宝贝。

    原本就这样的话,我应该会有一段幸福的人生,可惜并没有。

    等到我六岁以后,面临的问题当然是教育,在哪里读书的问题。

    一开始,我们一家五口幸福地住在乡下,但为了我读书的问题,我却被送去了住在城里的爷爷奶奶家。

    自此,我和父母分开了两年,也是悲惨人生的开始。

    后来,为了和我在一起,我的父母砸锅卖铁,东拼西凑地在城里买了房子。

    此后,我终于和父母生活在了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小学六年生活。

    在小学里,我成绩优异,品学兼优。

    后来,我如愿考上了城里最好的中学,成了全家的骄傲。

    然而,父亲的事业却一落千丈,越来越差。

    为此,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差,父亲埋冤母亲不能为家里赚钱,母亲则看不惯父亲的脾气。

    按照现在人的眼光,这时候我的父母感情已经到了边缘,事实也是如此。

    在我的初中三年,我父母分居了,我父亲的脾气也越来越差,母亲也终日不见踪影。

    因为家庭的缘故,我的成绩也一落千丈,根本无心读书。

    那时候的我每天在想些什么?根本没有想法,只有孤单,和一个人偷偷地抹泪。

    成绩不好,在学校自然也受人排挤,也考不上好的高中。

    那时候的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