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3章 中原大乱(下) (第1/2页)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诸侯之间本就以利益为大。 桓温本是曹cao同乡,二人乃是发小,桓温本该忠于曹cao的。 作为曹cao的小老弟,桓温为曹cao镇守一方没啥好说的,不然显得曹cao看人的眼光也太差劲了。 事实上,谢安、桓温、萧衍三人不仅能力没问题,就连忠诚度也没问题。 然而身在乱世,人心都是会变的,桓温便是如此。 自从曹cao率军西进之后,没了大哥的约束,三家诸侯就完全当家作主成了主人。 等到曹cao召各地驻军全部离开之后,三家诸侯也就此起了野心,以为从此以来将会在各自的地盘翻身做主人了。 然而事实上,这也是郭嘉遗计的一部分,一切尽在曹cao的掌控中。 对此,三家诸侯并不知情,反正他们的野心也被激发了。 在历史上,萧衍做过皇帝,谢安、桓温都是权臣。 别以为谢安在淝水之战中扶东晋不倒,事实上,谢安其实也是个权臣! 在东晋这个朝代,皇族司马家并没有什么权利,权利都被掌控在王家、谢家等等士族的手里。 你要说彼时的谢安是东晋王朝的忠臣吧,那他也确实是,然而谢安比之曹cao也差不了多少。 只不过曹丕后来称帝,曹cao也因此被追封为帝王,而谢家子子孙孙都没有这么干罢了。 桓温的话基本上和曹cao是一类人,二人不仅在世时都没有称帝,反而是儿子后来都称帝了。 所以说,历史上的桓温其实一辈子都在模仿曹cao,当然这一世也不会例外。 因此,桓温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攻占许都,然后像曹cao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彼时,三家诸侯不仅各自的实力不一,地盘大小也不一样。 其中,谢安掌控着兖州的全部,有着陈留、济阴、东郡、山阳、东平、济北、任城、泰山八个郡国。 桓温前期虽然掌控有徐州的全部,但徐州总共只有琅琊、彭城、东海、下坯、广陵五个郡国,后期广陵还被曹cao割让给了孙策。 这使得现在的桓温手里就只有四个郡国,因此,桓温一直对广陵念念不忘,又对淮南虎视眈眈。 至于萧衍手里也只有四个郡国,说起来,萧衍和桓温倒是同病相怜。 作为一路诸侯,作为一方枭雄,桓温和萧衍在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二人不仅要为曹cao镇守一方,还得一起防备着实力仅次于曹cao的孙策,这让二人的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子劲。 在他们看来,他们两实力都不强,却要防备实力强大的孙策! 反观谢安,不仅手里有八个郡国,实力和他们两加起来差不多。 而且谢安的兖州只需要防备实力相对弱小的青州袁谭!甚至在兖州的北边就是魏郡,那里同样是曹cao的地盘! 要知道同为需要防备的对象,袁谭手里也就只有七个郡国,孙策手里却有十八个郡国! 等于说有八个郡国的谢安,加上老大哥曹cao的一部分力量,一起防备只有七个郡国的袁谭! 而加起来只有八个郡国的桓温和萧衍,同样加上老大哥曹cao的一部分力量,却要一起防备拥有十八个郡国的孙策! 更何况孙策手里的广陵,以前是桓温的!这让桓温的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