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动荡的我们_第五十五章 失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失眠 (第2/2页)

在曼妮心里,不是你就是她吧,所以她才对你不友好,因为你威胁到她了。所以你看,你是蛮厉害的嘛。即使是受过多年训练的人,也不敢小瞧你。”

    “你怎么这么会说话呀?”陶欣妍笑了:“咦,你这双拖鞋从哪里来的?怎么不穿?”陶欣妍指着简易衣柜下面。

    “这个啊,你看,”李含元把那双粉色的棉拖鞋拿过来,上面有红色的棉拖鞋刺绣:“你记得魏晓雪吗?她回家乡了,有了男朋友了,两家挺近的,明年开春就要结婚了。这是她寄过来的,她mama给我做的棉拖鞋。”

    “真好看。这针法好细致呀,一定花了不少功夫。”

    “是呀,我好感动哦。”

    “她回家乡干什么呢?”

    “说是在县城买了房,将来和老公一起开店吧,老公家好像是卖猪rou的。”

    “啊,那比在大千市挣得多。真挺好的。”

    “你想回去吗?”

    “回家啊?没有想呢。你呢?你想回去了?新工作不顺心吗?”

    “不是,”李含元摇摇头:“工作挺好的,可是每个月到手的工资还是只有四五千元,还需要家里接济生活。要是老这个样子,除了能和你们在一起之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还要留在这了。大多数时间不是在工作地点就是待在小小的出租房,玩也不敢玩,买东西也不敢买,逛街看街景吗?街景好像也已经印在脑子里了。如果不用交房租就好了,手头就能宽裕一点儿。”

    “也是,回家就不用交房租。在家乡买房子也比这便宜多了。你可以再继续投稿呀,稿酬也是一笔收入。”

    “那个太难了,说不上多长时间才能有一笔呢。”

    “还说不定你越写越好,稿酬越来越多呢。”

    李含元看着陶欣妍笑。

    “真的。”陶欣妍趴在床上,下巴贴在手背上,睁着大眼睛,也笑。

    “我再给你倒杯茶?”

    “不要,我要上厕所了。”陶欣妍说完就开门出去,一会儿又进来,拿了一小瓶洗发水:“这就是我刚才用的那种,还有瓶新的,送你了。”

    “谢啦。明天一起出去吗?”

    “逛街逛不动,不过可以一起泡温泉,OK吗?”

    “OK呀。什么时候?”

    “等我上完舞蹈课就可以。”

    “好,你上课的时候我正好把电暖炉买回来,要不要给你带一个?”

    “不用,我有。就这么定啦,等我下课,晚安。”

    “晚安。”

    陶欣妍把门轻轻关上。

    李含元还不想睡觉,她把平板电脑收起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小说来读。虽然视频越来越流行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子阅读,但是李含元还是非常喜欢纸质阅读和写作。就是莫名的有一种心安的感觉。她挺向往人和人之间靠书信交流的方式的,听说爸爸mama年轻的时候互相写过信,她没有赶上那个年代,只是在完成老师留的写作作业的时候,给想象中的朋友写过信。

    有一次她对mama说:“感觉写信好浪漫呀,我真希望生活在互相写信的年代。”

    “互相写信有什么好的,联系一下多费劲呀,”mama说:“还是现在好,科技发达,社会进步,想什么时候联系就什么时候联系,有事随时就说了,沟通多方便,要是写信的话,时间长不写好玩的事都忘了,多没意思呀。我和你爸那时候还好,有急事还有电话。你姥姥那时候,亲戚住得远了,有个什么急事还得去邮局发电报,走老远的路,发那几个字。那时候哪能想到像你们现在,视频电话随便打,随时随地发信息。以前不仅是通信不发达,什么都不方便呀,北方吃不到南方的水果,想买件不同式样的衣服要拜托出差的同事给从外地带回来,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是有数的几种,电影电视都不多,哪像你们现在,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你们多好呀。别的不说,一个手机拿出来,电影随便看,音乐随便听。我们那时候喜欢的歌手出专辑了,还要到新华书店去排着队买磁带,当红歌手的一盒磁带不少钱呢,可贵了。”

    李含元嘻嘻笑。很多同学同事都聊起过手机的话题,不少人都表示拿起手机一刷,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感觉特别浪费生命,后悔,可是下次还是忍不住拿起手机看这看那。

    好吧。

    不是想回到写信的时代,而是向往写信的方式。特别想写一封信,可惜不知道写给谁,也不知道现在邮局还给不给寄信了,很难在街上看到邮筒了。

    就是有这么一种人,喜欢在纸上写东西。愉悦的感觉和喜欢唱歌、喜欢画画、喜欢打电子游戏的人唱歌、画画、打电子游戏时的快乐感觉是一样的。

    写作也是一项兴趣爱好,首先,写作给了写作者快乐。

    当然,卡壳的时候一点也不开心啦,李含元想到这里又乱了:不是说写的过程中一直高高兴兴,但是做这件事情总体上是愿意做的,因为做了愿意做的事情,所以开心。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啦。

    夜深了,李含元也困了。她把书放到一边——书给了她很多很多温暖的陪伴,她很感谢那些讲故事的人。

    如果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讲故事的人就好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