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回京后的首次朝会 (第2/3页)
r> 想桃子呢! 如今这朝堂上,随着老司徒张康年和原兵部右侍郎高詹等人的告老还乡,有威望的大臣越发稀少,为了稳定朝堂局势,赵钰可是舍不得此时就放这位老丈人离开。 “周卿所言,朕记在心里里。只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还望周卿在朝中继续为朕分忧,为大楚发光发热。” 话音一转,赵钰又问道: “不过,朕心中想,既然周卿此时提起,想来是有了合适的人选了?” 作为朝中老臣,又是自己老丈人,该给的面子赵钰还是要给的。 “回陛下,礼部侍郎诸葛瑾,做事勤勉不惜身,乃日后大楚栋梁之才,臣请陛下将他调到户部,帮臣协理部中事务。”周瑞恭敬说道。 在赵钰离京这段时间,诸葛瑾被暂时从礼部调到了户部,协助周瑞。 这段时间,诸葛子瑜的能力和品格,被周瑞尽数看在眼中,知道此人乃是有数的大才。 诸葛瑾的性子温和,和谁都能相处融洽,完全不像他的好友虞翻那样咄咄逼人,因此周瑞对他极为欣赏。 除此之外,赵钰在离京前,把只是礼部侍郎的诸葛瑾安排入内阁之中,也说明了对于他的信重。 能力出众,待人温和,又被陛下信重,这样的人,任谁都喜欢。 自己这样做,也算是为诸葛子瑜日后铺路,想来无论是陛下,还是子瑜,都能看到眼里。更重要的是,自己也间接为两个女儿在朝中拉了一位援手。 赵钰心神微动,看了一眼群臣中默不作声的诸葛瑾,淡淡问道: “诸葛卿,伱可愿意去户部做事?” 诸葛瑾出列,持笏禀道:“臣听从陛下安排。” “好!朕喜欢卿这种敢于任事的态度!”赵钰沉声道,“礼部侍郎,代户部侍郎,诸葛瑾何在!” 见赵钰如此郑重,诸葛瑾浑身一颤,深吸一口气,持笏拜倒在地,朗声道: “臣诸葛瑾,恭听圣谕!” “经由周尚书举荐,朕升你为户部右侍郎,协助周尚书处理好户部事务!还望卿继续努力,莫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不过半年时间,诸葛瑾便从一平民百姓,擢升为正三品的户部右侍郎,其升迁速度之快,就算是在楚国两百年历史中,也是罕见。 “臣,谢陛下隆恩!” 感受到赵钰话语中nongnong的信任,诸葛瑾心中激动,将笏板高举过头,高声道: “臣,绝不负陛下所托!” 赵钰满意的点点头,示意诸葛瑾退下。 随即,他环视朝中百官,继续道: “此次,朕御驾亲征,幸得两位大才相助,方能迅速平定叛乱,击退缅国大军。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此二人立下大功,不彰不足以平人心。高力士。” 侍立在赵钰身旁的高力士瞬间会意,运足内力,高声唱道: “宣贾诩、李儒入殿觐见!” 不多时,在两名禁卫的引领下,贾诩和李儒来到太极殿中。 “草民贾诩贾文和/李儒李文优,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平身。” 随着贾诩和李儒两人站起身来,文武百官的目光尽数汇聚到两人身上。 在百官的视角之下,那贾诩贾文和那张胖乎乎的圆脸上带着满满笑意,让人一见顿生好感,与之相比,那长着一双吊角眼,颌下山羊胡的李儒李文优浑身却散发着一股阴冷气息,如同藏在角落里的毒蛇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升贾诩为从四品枢密参赞使,协助王卿枢密院相关事务;升李儒为辑事府从四品明镜司总督,协理贺拔卿。” 赵钰看向两人,笑着说道。 赵钰掌权后设立的枢密院以枢密使为首,下设枢密副使、枢密参赞使、枢密参赞学士,负责掌管兵事;辑事府下设锦衣卫和明镜司两个部门,锦衣卫负责搜集军情、巡查缉捕等,明镜司则是监察各级部门的官吏,防止贪污腐败。 明镜司和监察院的职责大体相同,只不过明镜司在暗,监察院在明。 往日,由于赵钰手中人手不足,因此辑事府的大小事务全都由贺拔允负责,大大加重了他的负担,办事效率难免会受到影响。 如今有了李儒的协助,他想来会轻松许多,整个辑事府的运转效率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正式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随着大批英杰被赵钰召唤而来,贺拔允也会逐渐掉出第一梯队。 按照赵钰的心思,等到李儒熟悉了辑事府的办事流程,立下功勋后,就将他彻底扶正,把贺拔允调到其他岗位上。 至于贾诩那边,他也是在历史上当过太尉的,对于兵事极为熟悉,完全能够帮上王朴的忙。 贾诩这个笑面虎,如果谁轻视了他,日后将会付出极为沉痛的代价。 “臣,谢陛下隆恩!” 听到赵钰对自己的安置,无论是贾诩还是李儒,心中都颇为满意,纷纷向赵钰行了大礼后,方才退回百官队列之中。 安排完贾诩和李儒,赵钰望向殿中群臣,声音变得凝重了起来。 “最后,朕说一件大事。” “想来众卿也知道,晋国派遣使臣入朝,准备说和我朝与齐国,暂息兵戈一事。” 赵钰此言一出,殿中群臣面色各异,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看着噪杂一片的场面,御史大夫楚子文双眉紧皱,沉声喝道: “肃静!诸位同僚,莫在君前失了礼仪!” 见一众御史纷纷朝自己望来,一众臣工这才连忙住口,不敢再多言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