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亮剑后勤生涯_第二十四章 大手笔的价码,与一笔小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大手笔的价码,与一笔小财! (第2/3页)

    就在老总和副总参在等待刘院长的时候。

    李云龙一行饶马队,停在了旅部门口。

    “哟,这不是李大团长么?”

    此时旅长正好在旅部,也早就从执勤警卫那边听到李云龙来的消息,当即走出那间由破旧土砖屋子改造来的旅部作战会议室,亲自出门迎接李云龙。

    看着旅长在门外等自己,听到旅长的称呼,李云龙浑身就是一个激灵。

    旅长还是第一次出门,在旅部外迎接他。

    “旅长好!”

    “参谋长好。”

    李云龙赶紧下马,敬礼。

    “李大财主这次又带什么好东西来了?”旅长继续调侃。

    “害,哪里发什么财啊,还是穷的叮当响啊。”

    下马之后,和旅长平视,李云龙定了定心神,思量片刻,胆气也上来了。

    他最近立了大功,莫老弟那批物资,功劳全部都是他的,六十万枚手榴弹,八十吨药品,还有医务人员培训,武器弹药,粮食军装。

    虽然功劳这玩意对他没什么用。

    但立了这么大功劳,最近他又没干啥坏事,虽然‘私自’出动部队伏击两拨鬼子,但上级默认了,而且缴获的全部都上交了。

    他干嘛怂?

    “穷的叮当响?”旅长看向李云龙身后的几匹驮载着物资的佩尔顿马,下意识的吞了吞口水,心里满是期待。

    这次又是什么好东西呢?

    李云龙····这子确实穷的叮当响。

    兜里估计一块大洋都翻不出来,浑身上下榨不出一滴油。

    但他那个朋友,可不是一般的富裕,八十吨药品,六十万枚手榴弹,五百匹佩尔顿马,几千吨粮食给就给,毫不犹豫,而且都是超一流质量。

    这批物资,按照总部人员的估测,全套物资加起来价值大约在五千万美元在,其中大头是那一批药品,里面很多物资在国外都是极难购买的。

    这还是在国外采购的价格,不包括运输。

    可谓富可敌国。

    估摸着,这位莫老板,有可能和鬼子差不多富裕!

    旅参谋长也是饱含期待的看向身后的佩尔顿马。

    “就一些东西而已,没什么用,装饰品而已。”

    大家都是老熟人,熟得很,这次李云龙心里没有鬼,自然不会像以前一样,如同耗子见了猫一样心虚,自然大大方方的道。

    一边着,李云龙一边招呼人从马背上卸下来一箱照相机。十大箱胶卷。

    “装饰品?东西?”旅长和参谋长眨了眨眼睛,走上前去。

    看着瓦愣纸包装,两人心里也明悟,这种精美包装,绝对不是武器装备,似乎是礼品。估摸着是那个莫凡送给李云龙的纪念品之类的玩意。

    两人心里同时叹了一口气。

    此时他们需要的不是礼品,是武器弹药,是部队能用的物资,哪怕是一颗子弹,一支枪,也好!

    “这里是二十台德国蔡司照相机,二十块瑞士军用手表。”

    “那边是二十大箱胶卷,大概能拍四万张。”

    李云龙将两个纸箱搬越旅长和旅参谋长面前,并且翻出两个照相机,两个手表。

    毕竟是系统大爷出品的,这照相机和手表,仅仅从外表就能看出其精良的品质。

    “什么?!”

    旅长和参谋长本来也以为是一些纪念品,或者烟酒之类的玩意,但没想到,居然是军用手表和照相机。

    对比机枪子弹,这些东西未必会差。

    军用手表不用了,在通讯能力缺乏的八路军部队中,作战部队对时间精确度的需求,可以是无限的,有了手表,指挥官可以在远隔十几公里甚至更远的地方实现默契配合。

    至于照相机··

    想到照相机,旅参谋长深吸了一口气。

    回想起十几年的战争生涯,留下了无以计数的遗憾,一直以来,他和旅长都有一个想法,但没有能力实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照相机和足够的胶卷。

    不仅仅能弥补心里的遗憾,还能很大增加部队士气。

    “这胶卷多少张?”旅长震惊片刻后,突然问道。

    这年头,胶卷可不便宜,尤其是在战乱四起的国内,更是价,总部报社那边都严重缺乏。

    “大概四万张吧。”李云龙显然对于胶卷缺乏概念,他随后道:“我那莫老弟还可以帮忙洗照片,不管多少都是免费的,拍摄完了找人送过来就好。”

    “四万张,足够了。”

    旅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的计划,能实现了。

    虽然心里很想感谢那位莫老板,但旅长和参谋长都没有。

    这些物资,那位莫老板把人情都转给李云龙了。

    看着两人震惊的表情,李大团长心满十分意足,随后他语调一转:

    “旅长,那件事总部怎么?”

    “还在考虑中,不过,同意的可能性很大。”旅长回答。

    两百个床位,八十吨药品,帮助培训医疗人才,以及六十万枚手榴弹,那位莫老板已经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加上部队目前的困境,对未来的迷茫,同意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部队缺乏人才,根据从莫老板医院培训归来的医护人员技术提升来看,去学习是大好事。

    如此好的机会,部队不可能放过。

    “只是。”

    旅长继续道:“第一批数量可能不会有那么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