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1787帝国人口大迁徙 (第3/3页)
然后和珅就呆住了。 江南出现以日月红旗为旗帜的贼军袭击镇江府、切断京杭大运河以至于大运河无法通船,且贼军规模不小,两江总督书麟请求朝廷立刻做出应对,南下增援。 和珅再一看这个消息送出的时间。 六月二十五日。 现在是八月初三,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从江宁府送个消息过来要一个多月吗? 和珅愣了一阵子,还没来得及认识到日月红旗的可怕之处,首先就对着使者大发雷霆。 “一个多月才把消息送到京师,那么大的事情居然如此儿戏,你们是怎么做事情的?书麟是怎么做事情的?他脑袋上的官帽子还要不要?脑袋还要不要!?” 书麟素来看不起靠谄媚上位的和珅,与他关系不好,和珅对书麟也没有好的印象,现在更是气急。 当时,和珅已经想好了要狠狠的参奏书麟一本,彻底把他拉下马,然后把两江总督换成自己的人。 就和刘峨当时发生的事情是一样一样的。 这个时候和珅还能想到政治斗争。 但是紧接着,和珅就绷不住了。 因为使者把自己一路北上的艰难历程全都告诉了和珅。 他表示自己并不是刻意拖延,自己已经很努力了,首先渡过长江就因为贼军阻挠花了三次、六天时间才成功。 抵达扬州府的时候,本想坐漕运船直达京师,却不曾想大运河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了。 越往北越堵,整个大运河沿岸都堵的不成样子,他完全无法通过大运河抵达京师,只能骑马,有些地方驿站都跑没人了,他还靠行走走了好几天,所以才耽搁了。 但是,这已经是最快了。 和珅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听完了之后,手都在打哆嗦。 “大运河沿岸……都乱了?” “乱了,乱的不成样子,小人都不知道哪来的消息说有贼军打过来了,小人北上的时候,贼军并没有进攻扬州府,但是扬州府已经乱了,好多人都在往北和西逃跑。” 使者跪在地上向和珅磕头:“小人真的已经竭尽全力了,还请中堂恕罪!饶了小人一命吧!” 和珅没有听到使者的求饶,他的脑袋里已经勾勒出了一幅画面。 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截断了大运河南北交通,袭扰了镇江府,以至于扬州府漕运人员没饭吃,受到了惊吓,于是开始恐慌。 愚民不晓事理,一个人恐慌就能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恐慌就能带动更多的人,一传十十传百,扬州乱了,所有人都认为有贼军要攻打扬州府,所以扬州人开始逃跑。 扬州人逃跑所至之处,当地的恐慌情绪也会传开来,但是恐慌最严重的一定是大运河沿岸。 因为大运河沿岸都靠着漕运吃饭,没有漕运就没饭吃,哪怕没有贼军北上,大运河沿岸的人也必然慌乱逃跑找饭辄,这只会进一步催生周边地区的恐慌情绪。 而地方官员因为什么都不知道,难以应对这个局面,以至于局面越发不可收。 大运河沿岸州府首先乱套,接着是邻近地区,以大运河为中心,两淮、华北乃至于直隶地区都要乱套! 坏了! 真的坏了! 大事不妙了! 大运河怎么就出事了?! 和珅一把揪住了使者的衣领子,怒视着使者,狠狠道:“何人敢如此大胆进犯大清、截断大运河?书麟说了没有?何人作乱?何人?!” 使者吓得面如土色,战战兢兢。 “不……不知道,突然出现的,谁也不知道,就知道他们打着绣有日月图案的红旗……” “日月图案的红旗?” 和珅皱了皱眉头,忽然注意到了什么,瞳孔一震,一松手把使者推倒在地。 他在房间里走了几步,忽然一愣。 “日月?明?明?!” 他转过身,再看向了使者,问道:“是明军?前明的军队?!可是……怎么可能?前明已经灭亡了一百多年了,哪来的军队?” 使者连连叩首。 “不知道,不知道,小人真的不知道啊!!” 和珅气急,大怒。 “什么都不知道!要你何用!废物!来人!拖出去!斩了!” 立刻就有武士前来将使者往外面拖,使者大为惊恐,使劲儿求饶,但是没用,谁也没有搭理他。 几分钟之后,使者凄厉的哀嚎声戛然而止,这位“最大功臣”倒霉的丢了脑袋。 但是和珅并没有因此感到松快,他的心里满是惊慌,为此,他找来了他曾经的授业老师、现在的心腹亲信吴省兰。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