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京师震动,和珅思退 (第3/3页)
r> 可是这一次……
前后四万多八旗兵、四万多绿营兵惨败天津,被一支数千人的兰芳军队玩弄于鼓掌之中,就算最后清军歼灭了这支兰芳军队,结果又能如何呢? 他已经输得比他的父亲还要惨了。 当年和通泊之败,京师旗人家家戴孝,这一次消息传来,不用说,京师旗人家又要家家戴孝了。 眼见弘历如此颓丧,三名军机大臣互相看了看对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们习惯了听从弘历的指示办事,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办事,眼下这个局面,他们更是希望能得到弘历的准确指示。 于是和珅叹了口气,还是开口了。 “皇上,眼下不是追究阿桂的时候,阿桂甚至生死不知,当下,兰芳贼军进犯京师之心昭然若揭,刘秉恬已经领兵在通州布防,接下来该如何行动,还需要皇上决断啊。” 弘历闭着眼睛不住的哀叹,到了,还是长叹一声,叫人把他扶了起来。 “阿桂无能,使我丧师失地,以致贼军逼近京师,朕心不安……尔等有何看法?” 眼见弘历把皮球踢了过来,三名军机大臣一阵心慌。 王杰和董诰立刻看向了弘历专用解语花和珅。 和珅一阵无奈。 他擅长的是内政,又不是军事。 当初不是您老人家让我不要要掺和军事的吗? 和珅于是叩首道:“奴才不谙军事,不能为君分忧,还请皇上责罚。” 弘历摇了摇头。 “好吧,好吧,那王杰,你是兵部尚书,你说说。” 王杰一阵头大,有些埋怨地看了一眼跪伏于地的和珅,硬着头皮开口了。 “回陛下,臣以为,阿桂将军四万大军尚且战败,足以证明贼军强横,此时,刘秉恬以两万军兵防守通州实属艰难,若能防御成功,便已足够。 兰芳贼军虽然战胜,但是久战之后,师老兵疲,必为强弩之末,刘秉恬只需死守通州,不让贼军靠近京师即可,待蒙古马队、索伦营抵达之后,再全力出击,必可得胜。” 弘历听后,过了好一阵子才缓缓开口。 “你说的有道理,当前,必须要稳妥,不能再有闪失了……传旨给刘秉恬,令其领兵固守通州,不得随意出战,若有闪失,提头来见朕。” “遵旨!” 三名军机大臣叩首。 此后,弘历还有些担心刘秉恬那边人手不够,于是下令把最后八百名健锐营士兵调派给了刘秉恬,以增强他手下的战斗力。 离养心殿之后,和珅、王杰和董诰走在路上,气氛沉闷,一言不发。 三人的关系有点尴尬,但是此时此刻,在这个要命的时候,似乎不说些什么,也不太好。 于是和珅主动打开了话匣子。 “王大人,董大人,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咱们三人还有必要互相针对吗?” 王杰闻言,看了看董诰,见董诰一脸无奈,便长叹一声。 “和大人所言甚是,当下这个时候,的确不是意气之争的时候了,需同舟共济,方能度过劫难。” “如此,有些话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和珅看了看四下无人,低声道:“二位大人以为,刘秉恬能守住通州吗?” 董诰闻言一愣,而后意识到了什么。 “和大人,慎言。” 王杰看了一眼董诰,又看了看和珅,发现和珅也在看着自己,便抿了抿嘴唇,犹豫片刻。 “和大人是认为刘秉恬守不住通州?” “我不太看好刘秉恬。” 和珅低声道:“我虽然和阿桂素来没有什么交情,但是阿桂善战我是认可的,此番阿桂率领四万八旗精锐尚且无法应对兰芳贼军,我认为,兰芳贼军实力强横远超我等想象,或许,我等应该有更多的准备才是。” “和大人的意思是?” “若通州不可守,京师危矣,京师危矣,则吾等做臣子的总要确保皇上的安危,不是吗?” “这……” 王杰犹豫道:“和大人以为,通州必败?京师会被贼军侵袭?” “为人臣者,总要做最坏的打算才是,若无最坏的打算,情况一旦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我等又该如何作为?” 和珅缓缓道:“之前我等不认为阿桂会失败,结果呢?阿桂惨败的猝不及防,让我等毫无准备,连皇上都没有准备,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啊! 况且眼下江南战局不利,大运河被截断,若短时间内无法打通,则更是大事不妙,此番朝廷大军数路出击声势浩大,但究竟能取得几分战果,犹未可知。 皇上春秋高,精力身体不比以往,当前的局势下,我等做臣子的必须要有所准备,咱们商议一下,在最坏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作为,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