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袁文绍_第一百五十七章 金陵岂是池中物(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金陵岂是池中物(求订阅) (第2/3页)

要成婚了。长房的老太太和我最亲,她常年病着,近来也不太好,信里也惦念着我,我呢,也没多少日子了,便想趁长梧成亲之时,回去看看。也祭奠下盛家的祖庙。”老太太说道。

    “应该的,维大哥哥和咱家来往最密,之前他长子成婚,儿子因为刚刚升迁,没能去成,这次也应该去看看才是。便陪着母亲一起回去一趟。”盛说道。

    “不行。”老太太摇了摇头,说道:“大内现在离不开人,官家要立谁,时时刻刻都有变化,你仕途多年,别在关键时刻落了架,那就万事俱休了。”

    老太太这话倒也不是让盛支持谁,而是等官家定下后,得祝贺一下。

    局势未稳的时候,做纯臣是明哲保身,局势明朗了还做纯臣,就是傻了。

    “母亲说的是。”盛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让长枫陪母亲一起去吧。”

    现在这种时刻,他也不想离开汴京,但是为了孝道,老太太想回老家,他自然要表示一下孝心。

    “他那个性子,被小娘养差了,扶不起的阿斗。我一个人去都比带着他省心。”老太太撇嘴道。

    盛不敢反驳,说道:“那让长柏那孩子去吧,他是嫡长子,名分正好。”

    “你这做父亲的作怪的很。”老太太训斥道:“长柏昨日才成婚,怎好叫他去?而且年后他就要上任了,这个时候在家陪陪媳妇,为盛家开枝散叶。顺带多结交一些人脉,才是最重要的。我跟你讨明兰吧。”

    虽说明兰养在她跟前,但是毕竟是大姑娘了,带着出远门,怎么也得跟盛说一声。

    “明兰也好,那丫头聪慧,又和母亲亲厚,路上也好说话,陪母亲解闷。”盛说道。

    老太太摇了摇头,说道:“也不光是这些,六丫头管家毕竟是个临时的差事,大娘子犯错,罚到今日也够了。长柏的新妇刚进门,也不好叫她看婆婆的笑话。明丫头陪我去了,管家的差事正好顺理成章的交还给大娘子。大家里子面子都好看。”

    “母亲事事想的周到。”盛赞同的点了点头。

    “既然你答应,那就这么说吧。对了,有件事我想跟你说一声,明丫头陪了我这么久,如今也及笄了,到了议亲的年纪了。我也给不了她什么,想把她记在大娘子名下,你跟大娘子说说,若是她不反对,这次回去就一块办了。”老太太说道。

    这次她打算回宥阳,一来是因为自己身体不如以前了,以后怕没有机会回去了。

    二来想带明兰出去散散心,第三个目的,就是把明兰记在王大娘子名下。

    这种事情其实很常见,记在正室名下,对外也能说是嫡出。

    儿子涉及到家产,庶子记在嫡母名下的很少。

    女子不同,有个嫡出的身份嫁出去也好听些。

    当然了,这种事情瞒不过外面的人,只是一个名头罢了。

    但是古人很在乎这个,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只要礼法上做周全了,谁也挑不出理来。

    “这个事好办,儿子一会就去同她说。”盛说完犹豫了一下说道:“母亲,要不把墨兰也记在大娘子名下吧。”

    老太太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说道:“这种事情你当同她生母和大娘子去说,只要她们同意就行。”

    “哎,儿子明白了。”盛说道。

    房mama脚步急促的走了进来,刚想说什么,看到盛在,连忙停住了。

    老太太说道:“你去吧。”

    “儿子告退。”盛起身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可是明丫头那边出什么事了?”老太太问道。

    房mama摇了摇头,急声道:“不是六姑娘,是林哥儿。林哥儿之前去看六姑娘,从六姑娘那要走了小公爷送的那串珠子。从暮苍斋离开后,并没有回寿安堂。奴婢让人问了一下,说是一个人从侧门出去了。”

    “遭了。”

    老太太闻言脸色一变,说道:“他肯定是知道了什么,以他的脾气,定会去齐家给明丫头出气。”

    “不会吧,昨日的事情,奴婢都叮嘱过院里的人不准乱说了,其他院里的人昨天都忙着喜宴,也不清楚这边的事,林哥儿怎么知道的?”房mama说道。

    “哎呀,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快派人去寻人。”老太太说道。

    “是。”房mama应了一声,就要去找人。

    “等等。”老太太叫住了她,说道:“你去把华儿的夫婿喊来。”

    若是长林已经到齐家了,寻常家丁可没能力从齐家要人。

    这件事也不好让盛知道,只能请袁文绍出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