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一章独闯龙潭(万字大章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独闯龙潭(万字大章求订阅) (第1/4页)

    我准时坐上首都市开往黑龙县龙潭乡的大巴车,以为一个半小时后就可以到达。车厢很空,看来前往龙潭的人很少,大概和最近阴霾的天气有关。我随意选了个靠窗边的位置坐下,拿出中午从网上打印的龙潭乡简介来看。

    这一看就是一天一夜。

    天杀的,网络广告怎么没说这路这么难走!

    我乘坐汽车,翻山越岭,中间还遇上抛锚,风尘仆仆地赶了一天一夜,终于到达了黑龙县。又坐三蹦子一路颠簸。穷极无聊只好把简介翻来覆去的看,到后来我闭着眼睛都能说出龙潭乡的前世今生。我虽然在首都多年,却没到过龙潭,只听闻不少传言,多是说龙潭古乡的排外和陋习,因而从未对它产生好感。

    这龙潭乡位于首都市西六十七公里处,最早是龙潭村,在山沟里因靠近黑龙潭山得名,据专家考证村里的古建筑始建于宋元年间,奇怪的是建筑风格却以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乡建筑为主,不过随着战乱频乃,原住民早就逃散。清末最初只是十多户破落旗人躲避兵荒马乱的聚落,穷得很。等到了二十年前开放搞活到了一定程度,有人名山大川都踏遍了,才发现京郊有这么一个风光旖旎并且有许多令人惊奇的民俗的所在。因此即便刚开发不久相对闭塞,也仍对省内外旅客具有一定吸引力。

    三蹦子的乘客来来去去,我抬头揉眼睛,发现对面坐了个枯干矮小的男人,一身土里土气,身材干瘦眼睛凹陷。两鬓斑白,说年过半百可以,花甲之年也行。我点点头,现在的我,并不很习惯和陌生人接触。

    ”是去旅游还是走亲戚?”对方却自来熟的攀谈几句话。

    ”不,是去考察民俗……毕业实习。”我不好表现得太不近人情。

    干瘦男人脸上的神情倏地变得古怪起来。的确,我想,没有人会选择在一个商业化的地方考察变味的民俗,任谁听闻都会吃惊。

    ”嘿嘿,”干瘦男人干笑了两声,神神道道地问出一句话,”是去参加人的民俗,还是神的?”

    ”你说什么?”我瞪着他,不理解此话的含义,甚至我感到自己有些情绪失控。神?

    察觉到我的激动,干瘦男人悻悻地起身,走到对面一对面色青黄的母子旁边坐下,看得出他们是一家人。大概是附近的山民吧。

    三蹦子在十字路口停下不走了。往前面看,已堵了几十辆的车。后面的车也跟着堵塞在那里。司机、乘客叫叫嚷嚷的,乱糟糟的一团粥。有人将头伸出车窗东瞧西看,大声问怎么啦。认识不认识的乱搭腔,互相对着话,很激昂似的。我耳朵无需刻意去听,就听有人问,是不是前面出车祸了?死人没有?有人回答,肯定车祸嘛,不死命也保不住。有人就发牢sao,乡派出所警察干啥吃的,赶快疏通,把车吊走不就得了。这时跑到前面看的人回来了,说不是车祸,是出案子了,警车堵的路,警察在打捞尸体……

    我说不清为什么,心里一阵堵,求司机打开车门,下了车,太阳还没完全升起,路边的某条河沟前便挤满了人潮。

    河沟位于电线杆旁,四周是拦车的铁制围栏,而上方则装了防止乌鸦闯入的网子,是个让过路人歇脚取水再普通不过的地方;当然,这些人潮并非为了取水而来,而是因为河沟中出现了不该有的东西。

    一具妙龄少女的遗体——据说发现这具遗体的人,是一名赶在凌晨前超载过路,来这儿解手的男性司机。

    我从人堆里拼命往前挤,一直挤到围观人群的里层,不仅看到了警察打捞尸体的镜头,还清晰地看到那个死者的脸——不由深吸一口气。托于祖佳的福,我也见到过面前这张苍白的脸。

    我仔细的端详这张稚气未脱的少女脸庞;她是高晶湖,一位从月前起便下落不明的女高中生,警方虽然抽调大量警力拉网式搜索却徒劳无功,之后舆论的焦点就转向了筒子楼事件。在把焦点放在奥运会安保的上级领导和见缝插针的批评警方无能的媒体之外,连家属也在对警方的不满之下求助于私家侦探。

    也就只有小默姐、于祖佳他们才把受害人的照片贴在墙上。没想到,居然是灯下黑,调查方向一开始就错了!

    失踪一个月的少女现身在城郊,这一个月她遭遇了什么?她双眼圆睁,表情停留在惊愕的时光中。她是否在痛苦中意识到自己即将死去呢?我脑中忽然浮现这个想法。

    人们总是对不会动的尸体产生无谓的恐惧,但我从那件事情以来就不曾有过这种感受;无论那具遗体多么令人不忍卒赌,我也无动于衷。

    现在的我已经能直面鲜血淋漓,甚至纯粹以理性思维衡量。放下心中那块大石后,孤寂忽地一股脑涌上来;人类需要流失多少血、哪个部位受到多么严重的冲击、失去哪些器官——才会死呢?

    我相信石苓人,但不喜欢他冷酷无情的论调。如果人类不是一组电磁波和微量元素的合成体。而是身为万物之灵拥有灵魂,所谓的死亡,便是指**和灵魂失去联系。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联系着**和灵魂呢?灵魂什么时候会被迫脱离**呢?阴阳两隔是否不可改变?

    连石苓人都说我是变态,但我反倒想问问他:难道你身怀屠龙之技,不想了解生与死之间的界线吗?

    ”这下就成了连环案了。”

    我抬头,是旁边一个年轻地民警唏嘘着。

    ”什么连环案?”有好事的过路人望向那名民警问道。

    ”就是那个啊,三个月前开始的案子。”民警卖弄的说。

    ”喔,你说网络上掐死被害女高中生后弃尸在河川那件案子啊。”有人随即想起那件凶案,感叹着:“那件案子,每一个也一样惨绝人寰啊。好狠的心!”

    我知道的更多,第一名受害者也是一名就读当地高中的女孩,打从放学和朋友们道别后,她就失去了下落。在数天下落不明后,由家长向警方提报失踪人口。

    警方原本将这案子当成绑架案受理,但嫌犯迟迟没有提出勒赎;数天后,她的遗体在龙须沟的某座水库被人发现。

    警方研判连环杀手先勒死她,然后才将之弃尸在密云水库。

    然后是第二人、第三人……,直到遗体被发现前,嫌犯同样没有提出任何勒赎。上一次是勒死,之后死法千奇百怪,这回是溺死;死因不尽相同,但案件发生的地点以及瞄准高中生少女独行途中犯案的手法,确实很相似。

    ”目前好像还有最后一名少女下落不明。”

    ”另一名?”

    ”是的,这点已经经过证实了。她是和这次的被害人——高晶湖就读同一所学校的女孩,名字叫费长丽。打从她失踪以来,嫌犯尚未提出任何勒赎。”

    ”没有任何勒赎……”闲人们感叹着。

    既然如此,这恐怕是以杀人为目的的连环绑架案。清平世界朗朗乾坤,真是世风日下,警方无能!

    讨厌的案子——同样讨厌的论调!

    我站起身来,走出围着蓝色塑胶布的命案现场。想起了亲眼目睹的,五十名专案小组成员伫立在讲台上,于祖佳一脸沉痛的朗诵至今查出的成果。

    ”第一名被害人的死因与上次报告相同,为颈部受到压迫而窒息死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