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一百五十五章朋友,你知道移魂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朋友,你知道移魂吗? (第3/4页)

还颇受那些萌丧尸和吸血鬼的脑残少男少女欢迎。

    至于崂山道士,在80后脑海中是这样的……在一座白云缭绕、草木丰茂的海边高山上,有座房间高大宽敞的宫殿,里面住着一群会各种奇异秘术的道士,他们快乐地砍柴、饮酒、画月招娥,穿墙破壁,游戏人间做神仙!

    可真实的崂山道士不是蒲松龄笔下的清修道人三两只。人家是有来历有传承的。西汉时栖居崂山的方士张廉夫,先入终南山学道数年,得师真传后,便开始云游名山大川。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来到崂山率弟子们建起了”三官庵”,供奉天官、地官、水官。随后,建起了”三清殿”,供奉太清、玉清、上清神像,委命弟子刘方清、赵冲虚、冯若修等继续庙事,自己却不知所终。

    大唐时期——崂山太清宫的道士自然已经大都属于走上层路线的茅山宗,五代乱世,被后周太祖郭威敕封为“道化普济真人”的李哲玄更因为行医济世,开创崂山丹道一脉。建了“三皇殿”,使得崂山太清宫道场更是闻名遐迩,各地众多道人前来投奔,推动了崂山丹道的发展。传说李哲玄在崂山太清宫拜斗修真,见红光从天而降,由此得道成仙,世寿112岁。如今每当导游带队走过这个景点,总会告诉游人这个故事,至今遗泽尚存。之后执掌太清宫的是来自于巴蜀的华盖真人刘若拙,也是三清一脉。

    因为得到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的支持,崂山丹道名声大振,四方道众,纷纷来投,崂山丹道一时兴盛空前。可惜好景不长,靖康之耻后,北宋、南宋灭亡,女真、蒙古,粉墨登场,据说崂山道士心怀前朝,甚至在崖山之后,收留了扮作渔女乘船逃到崂山的太妃谢丽、谢安姊妹俩,隐姓埋名在太平宫出家入道。传言虽然无稽,但前朝之后,多有心怀不满的人藏身佛寺道观,历朝历代屡见不鲜,而新朝定鼎,上位者论功行赏,一代新人换旧人,在宗教界也是司空见惯。

    而金元之际,风头正劲的无疑是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山东为齐鲁之地,巫风浓厚。在当时,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氛围浓厚,而佛教传入后,三教互相融合,为全真创立提供了有利条件。王重阳更在山东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正式成立全真教。全真教汲取儒、释思想,以三教圆融为口号,主张三教合一,以为主要经典,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同。

    这位金庸小说里面的抗金领袖,一生没有上过抵抗外敌的战场,倒是鼓吹过做顺民那一套,为此被大金封了芝麻小官,而他的徒弟却是青出于蓝,全真教最有影响力的时代,是丘处机掌教的二十四年,是全真教最鼎盛时期。

    1169年金大定九年,王重阳携弟子4人西游,途中病逝于汴梁城,弥留之际嘱咐说:“处机所学,一任丹阳。”大名鼎鼎的丘处机,一生三起三落,先是被师傅王重阳冷遇,又被继任掌教的师兄丹阳子马钰嫉恨,一掌权就把他打发去穷乡僻壤。他也是能熬,在陕西皤溪潜修7年,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6年,不只是“静思忘念,密考丹经”,同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终于熬到苦尽甘来,压着他的师兄升天。1186年冬,他重返终南山主持“祖庭”重阳万寿宫事务,成为全真教实力派人物。

    之后他更是走上层路线,响应金世宗的召唤,从王重阳故居赴燕京今首都,奉旨塑王重阳、马丹阳人像于官庵,并主持了“万春节”大醮事,向皇帝作“持盈守成”的告诫。因此名声大振。可惜皇帝轮流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1191年冬,由于押错宝,继任的金章宗限制全真道在陕西的活动,丘处机被迫带领部分弟子回到故乡栖霞。甚至不得不将旧宅拓建为滨都宫赐号太虚观作为传道之所。全真教掌教成了之前一直苦修,闷声不响的刘处玄囊中之物。丘处机又等了四年。直到1203年刘处玄逝世,丘处机才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

    丘处机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在1203至1219年间,他在山东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传教;1214年,山东发生杨安儿起义,金朝驸马都尉仆散朝恩请丘处机协助招抚乱民,丘处机凭藉在齐鲁民间的声望,很快让登州和莱州等地的起义军偃旗息鼓,恢复平静。

    1216至1219年间,南宋和金朝政府屡次诏请声名鹊起的丘处机赴朝,但他都没有前往。直到金兴定三年,他才投下了骰子。

    据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身边的汉臣刘仲禄说丘处机秘术高超,道行深远,通晓长生不老之道。刘仲禄原是金国人,蒙古大军攻入燕京不久归降蒙古。他能做鸣镝,通晓医术,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成吉思汗的近侍官,一向言之有物。于是,已经年近古稀的铁木真动了心,派刘仲禄为使臣持虎符召请丘处机,刘仲禄奔波达7个月,于十二月到山东莱州昊天观。

    决心做最后一次押宝的丘处机便慨然率十八弟子西行,历时三年到达大雪山觐见了成吉思汗。密谈后,其言显然深得成吉思汗赏识,随后,封其为“神仙”,赐虎符、玺书,令其掌管天下丹道。自此,全真教在全国迅速传播,影响广泛,无数宫观改宗全真。崂山道众位于全真教卧榻之侧,自然全部皈依全真大腿。后来大明万历十三年,崂山道基业被有李太后支持的憨山和尚夺产,也是靠着全真教京师白云观援手,才赢了这一场佛道两教的争地官司。

    至于全真教到底有没有天罡北斗阵,崂山道士懂不懂穿墙术,白发苍苍的砖家叫兽表示:这样的传说故事,不在宗教局研究之列,有个老研究员认为:卸岭门的发家,和崂山道士好象是有点关系。

    他提供说,一位半路出家的量子物理学专家莫教授对此研究多一些。

    不过莫教授已死,有事烧纸。

    石苓人于是又想到心理咨询室的李医生,给他电话问:”莫教授为什么改行研究那些……民俗学?他告诉过你有关卸岭门的历史吗?”

    本来只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疑问,没想到李医生说:知道一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卸岭门虽然来自于草莽,却也是历史悠久,和曹cao官办的摸金校尉,民国的东陵大盗不同,他们都是民间铤而走险,不畏官府、鬼神,胆大包天之辈,在乱世,这些人更是肆无忌惮,不但盗墓敛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