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一百九十七章阴曹地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阴曹地府 (第2/4页)

逐渐的忘记了生前的记忆,也失去了自我意识,直到变成没有心智只会吵杂乱叫的不知名物。对死者的怀念是这些灵魂的食物,因此回忆祖先被视为子女的义务。埃及人的墓园被称作阿努比斯花园,死者会被带至大门前交给祭司。在进行过仪式准备后,祭司会将尸体葬于由死者家庭出资而由祭司兴建的陵墓与墓xue中,据说可造成如死亡般的沉睡。阿努比斯的祭司扮演着现世与来世间的桥梁,很少踏出阿努比斯花园;而同样的,阿努比斯花园也禁止生者进入。在阿努比斯花园的墙外侧设置着祭坛,让生者可以前来造访,献上对死者的祷告并捐献给祭司。而在古希腊,人们敬畏复仇女神,她是黑夜中诞生的女神,她的存在只为惩罚罪人!上至冒犯奥林匹斯天界、涂炭生灵的僭主,下至贪婪欺诈、虚谎污秽的罪人,她总能敏锐的嗅到罪恶的气息和踪迹,无论罪人藏匿于人世或是地府,她总会如影随形。她使罪人的**被折磨,灵魂受煎熬。不过时至今日,复仇女神的事迹只余下万圣节南瓜商店中购买的玩具。

    在此之后,是三闪教的时代,景教自不必说。天方教教徒认为是安拉启示的一部天经,教徒必须信仰和遵奉,不得诋毁和篡改。大食教度也承认之前安拉曾降示的经典所谓如,但降世之后,信徒即应依它而行事。认为在今世和后世之间有一个世界末日,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现世界要毁灭,真主将作“末日审判”,届时,所有的死人都要复活接受审判,罪人将下地狱,而义人将升入天堂。此外,大食教度还信仰“前定”,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变更,唯有顺从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愿。而天方教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国和地狱,并向人间传达安拉的旨意,记录人间的功过。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来、米卡伊来、阿兹拉伊来所谓及阿凡达拉非来,分别负责传达安拉命令及降示经典、掌管世俗时事、司死亡和吹末日审判的号角。摩尼教则传说,琐罗亚斯德每一千年产生一个儿子,他指定第三个儿子为救世主,以彻底肃清魔鬼,使人类进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国”。人死后要进入“裁判之桥”,根据其生前所作所为决定入地狱或天堂,但在世界末日时都要受一次最后审判,恶人的灵魂可以荡除罪恶而复活。种植是善行,所以种地人又叫雅利安人。

    三闪教的末日审判在其他神话中也是大同小异,譬如爱尔兰人一直以来对无头骑士的畏惧,更多地来源于蒙昧时期对海拉神的信仰与膜拜。海拉是洛基与女巨人安尔伯达所生的女儿。她和她的爱犬统治着北欧的尼伯龙茛,“死人之国”!她把病死和因衰老而死的人安置在自己的国度里,邪恶之雾在这片黑暗的土地上蔓延,她那极其阴森可怕的宫殿就是地狱的代名词。在光明神巴德尔死后,海拉拒绝将他的灵魂归还给奥丁,由此导发了芬里尔之冬,最终诸神黄昏降临,世界毁灭。

    从这个角度,西方的地府都是一回事,如同巴哈姆特的传说。第496夜的故事说,耶稣在看过巴哈姆特之后,曾经昏倒在地三天三夜不省人事。巴哈姆特形似巨鱼,飘浮在一片没有泡沫的汪洋大海上,在它的背上是一头巨牛,牛背上扛着一座红宝石山,山上有一天使,天使头上是六重地狱,地狱之上是地球,地球上面是七重天堂。在巴哈姆特的身下是一望无际的海洋,海洋下面是黑暗的深渊,再下面是火的海洋,最下面趴着一条巨蛇,如果不是因为惧怕真主阿拉,这条蛇会把所有的创造物都吞入肚中。他是如此之大,人的视线根本无法达到,……然而这只是贝希摩斯的复数形式“bahamoh”在流传到阿拉伯之后被误写为“bahamut”,关于它的传说也代表着阿拉伯人的宇宙观,发生了很大的变迁。

    三代之前的事情众说纷纭,周八百年而亡。然而人有所居,鬼有所聚。鬼的归处在哪里呢?最早接纳鬼魂的是大西北,确切一点说是昆仑山。昆仑山既是神仙集聚区,也是鬼魂的聚居区。就像纽约,既有华尔街上的豪富,也有庞大的贫民窟。是适合淘金的地方,成功人士进入帝王将相,失败的就做乞丐,成王败寇,这没什么好抱怨的。也许在当时的人看来,神仙属于公共资源,对神仙的安排是形象工程,所以神仙集聚区的物业管理特别起劲,评星级,创品牌;而对鬼魂,人们认为属于私人产业,只要把祖先牌位供好就万事大吉,所以对于鬼魂的管理,从立法到行政都严重地滞后。先秦皇朝,不仅没有什么像样的朝廷组织来管束鬼魂,连民间组织也比较少见。老百姓对待鬼魂基本上是见招拆招,遇到孤魂野鬼就简单地打发走,让他们继续在人世间游荡,并不考虑他们的归宿。即便子产这样在名家学上卓有建树的先哲,对鬼也没有从社团的角度来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组织可依靠的人是最孤独的,鬼也如此。所以,对于鬼的描述曾经这样凄惨:人死之后,不是所有魂魄都能投胎转世,有的魂魄不能消散,往往凝成一团,聚集在阴山脚下,只有冬至那天,太阳才照到阴山上,那时魂魄们才有机会沿着阳光的射线向上爬,爬过阴山的就能重新投胎为人,爬不上去的只好明年请早。随着大一统的中枢集权的王朝逐渐走向规范,对鬼的管理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昆仑山成为帝之下都,不再接纳鬼魂,鬼开始集中到阴间,形成地狱观念。这种转变的意义在于:昆仑山的神圣性由于鬼魂的离开而更加突出,而神仙和鬼魂也彻底地区别开来。另外,如果说最初人们认为鬼神和巫师都集中于西北时,人和鬼还是在同一个空间活动,而现在则变成天国、人世、地狱上下垂直分布的关系。这样,人和鬼的距离就不再那么接近,鬼活动的阴间与人活动的阳间逐渐形成区别。阴间的逐渐成型,对鬼魂观念的传播也许更加有效。

    春秋百家争鸣,地府为司命掌握,战国时代,掌控生死的蒿里山神是田横,而首先成为冥司主宰的是泰山府君又名东岳大帝。泰山在秦汉时期就颇受重视,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封禅于泰山。皇帝去得,平民就不大去得,但鬼是可以去的,所以泰山逐渐人格化,成为泰山府君,并且拥有了组阁的人员编制,手下招集了一班跑腿的伙计,专门管理人的魂魄。丹道认为,东岳大帝主宰人间富贵贫贱和幽冥十八层地狱。但到了东汉天师道兴起……那时候他们还叫做五斗米道,初具规模的酆都才成了八大鬼帅所属的新地府。北阴酆都大帝下属五方鬼帝: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鬼门关。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幡冢山。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中枢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所谓阴曹地府,从此第一次自成体系。

    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打击丹道,不过北周扶植丹道。在南方的陆静修、陶弘景为丹道另立神庭,借用南方茅山三兄弟的道统,为丹道铸造一个跟儒家抗衡的圣地,后来更塑造出至高神元始天尊为主的三清体系,舍弃了带有蛮荒属性的五斗米道鬼道。而外来的佛门和本土的丹道不可避免地进行了正面交锋,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开始灭佛,北魏太武帝为缓和中原士族和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加上个人信仰北天师道,下诏废除佛门,毁灭佛寺诛戮僧侣。北周武帝为了实现“天下一统”,消除寺院泛滥的威胁,采取了废除佛门的措施,后又扩展到北齐境内。同时佛道之间也相互融合,丹道吸收因果轮回与地狱宗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