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二百零三章我叫刘病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我叫刘病己 (第4/5页)

迫逃亡。太子作为陛下的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不过是为了救难,使自己免遭别人的陷害罢了,臣认为并非有什么险恶的用心。

    上说:‘绿蝇往来落篱笆,谦谦君子不信谗。否则谗言无休止,天下必然出大乱。’以往,江充曾以谗言害死赵太子,天下人无不知晓。而今陛下不加调查,就过分地责备太子,发雷霆之怒,征调大军追捕太子,还命丞相亲自指挥,致使智慧之人不敢进言,善辩之士难以张口,我心中实在感到痛惜。希望陛下放宽心怀,平心静气,不要苛求自己的亲人,不要对太子的错误耿耿于怀,立即结束对太子的征讨,不要让太子长期逃亡在外!我以对陛下的一片忠心,随时准备献出我短暂的性命,待罪于建章宫外。”奏章递上去,汉武帝见到后受到感动而醒悟,但还没有公开颁布赦免。

    刘据向东逃到湖县,隐藏在泉鸠里。主人家境贫寒,经常织卖草鞋来奉养刘据。刘据有一位以前相识的人住在湖县,听说很富有,刘据派人去叫他,于是消息泄露。八月辛亥,地方官围捕刘据。刘据自己估计难以逃脱,便回到屋中,紧闭房门,自缢而死。前来搜捕的兵卒中,有一山阳男子名叫张富昌,用脚踹开房门。新安县令史李寿跑上前去,将刘据抱住解下。主人与搜捕刘据的人格斗而死,二位皇孙也一同遇害。

    于祖佳了解得越多,也痛心地感到:这汉武帝也确实该亡了,实在不象话!这日,于祖佳进门前,他的心突然奇怪地跳了一下。

    外祖母和仙翁都在。

    于祖佳见过他们,坐定!外祖母等了一会。

    他们才在两个丫鬟的带领下,带去一处宫殿,见到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女子,走了出来。

    来自现代社会的于祖佳都不禁认为:太美了。”钩弋夫人!”于祖佳脱口而出。

    之前,外祖母和仙翁正在小心翼翼的打量……此时见到钩弋夫人没有横眉怒目,而微笑点头,赶紧说了他们的身份和诉求。

    钩弋夫人轻声细语:”此佳儿甚善!”

    于祖佳没听见他们的话,心里琢磨着李医生的话:大汉初年盛行黄老之道。黄老之道盛行始自汉惠帝,终于汉武帝。黄老道是丹道大道的一个分支,既重治国又重养生。“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黄老之cao,身中恬淡,其治无为,正身共,恭己而阴阳自和,无心于为而物自化,无意于生而物白成。在战国时期,黄帝就已被改造成了仙人。说黄帝得了“道”,“以登云之”;篇则详细叙述了黄帝向仙人广成子问“道”从而由人王一跃为仙人的过程。至于老子,在大汉初就已变得十分神秘,据说他“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莫知其所终”汉武帝时,不仅黄帝、老子这些年代古远的人物成了仙,就连二百多年前的黄老学派先师也摇身一变成了世人津津乐道的仙人。

    :“太史公日:‘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日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曹参出生于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为齐相,从盖公学黄老之术,到武帝即位,公元前t40年又相距了60年。因此安期生的生活皇朝也就大概比汉武帝早200年左右。就是这位隐士兼学者,在汉武帝时却变成了一位海外仙人,“食巨枣,大如瓜”,“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黄老学派的宗师们纷纷得道成仙,这表明汉初黄老之学已经和神仙宗旨紧密联系,神仙信仰已经成为其的一部分。黄老之道的盛行对神仙信仰的发展、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它在大汉中期的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钩弋夫人以后,儒家黄老、方仙道两派开始失道。

    这是怎么回事呢?和眼前这个女人有直接的关系吗?还是仅仅是正巧在我处的时代两派失道?可是两派在何处呢?……历史变化,会现在就把我送走吗?还是过段时间……原来的历史是什么时候改变的?于祖佳看着钩弋夫人,脑子里思绪万千,呆呆地怔在那里!在钩弋夫人看来,男人从大到小,痴痴看她的目光我早就习惯了。

    但是,眼前这个小男孩,在痴看他的同时,眼里似乎还有更深的内容,钩弋夫人有点迷惑。

    把史家人带到这里时已经早听到了关于皇曾孙的种种传闻。

    如今,他立在我面前,幽雅不凡的气度和忧郁的眼神……瞬间征服了这个为人母的女子,钩弋夫人感到那种想疼爱这个男人的感觉,象一把箭一样,刺中了自己的心。

    于祖佳老想着李医生的话:认为,钩弋夫人在献给汉武帝之前,被带给背后的人……譬如卸岭门做了手脚。

    可是这卸岭门此刻还是默默无闻,幕后黑手在何处呢?那么,在现代社会的推测错了吗?于祖佳又不敢肯定。

    不过钩弋夫人到底为什么握拳呢?于祖佳决定弄清楚。

    所以他假装小孩子,经常找机会和钩弋夫人聊一会儿天。

    他们两都说俚语。

    他发现钩弋夫人是个很聪明的女子,能够理解他说话的跨时代幽默之处,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会笑哪!于祖佳心里琢磨着:而且笑起来很好看!不像是小儿麻痹症什麽的,那进宫的时候为什么握拳呢?于祖佳又不理解了。

    难道传说有误?历史是另一回事?还是真被谁做了手脚?这段时间,钩弋夫人一直在甘泉宫里面,刘病己跟着仙翁等一干人常常进宫,借口是方士学习宫廷礼仪及到了宫中之处世之道。

    于祖佳因为关心钩弋夫人是否被”做手脚”等关键问题,所以老不放心,经常去观察钩弋夫人。

    但他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他觉得很郁闷。

    有一次和钩弋夫人聊天,看见笑得开心的样子,他差点想问我:你怎么就握拳了呢?即随他发现这个问题很私人化,又自己笑了起来?”孺子何乐?”钩弋夫人问。”乐之所以乐!”于祖佳发现自己的俚语也开始有了古代的倾向。

    钩弋夫人更是笑颜如花。

    大概是错误地理解为:于祖佳是因为和我在一起,所以很开心。

    所以也没有追问。

    因为,自己和于祖佳在一起,就是如此感觉。

    没见着他时想见他,见到时满腹的话不知从何说起,只剩会心的微笑了。

    所以发现于祖佳也没来由的微笑时,自然就理解为一样的感觉了。

    满含暗示地鼓励于祖佳说:”妾身亦乐孺子所乐?”

    “是吗?”于祖佳很清楚钩弋夫人猜错了,怎么可能知道于祖佳想的与现代社会有关的问题。

    但一副肯定的样子,把于祖佳逗得哈哈大笑。

    笑完了,于祖佳才问:”汝何知?”钩弋夫人翘着小嘴说:”吾知!吾知!”

    “那汝说说!”于祖佳忍不住逗我。”吾知!吾不说!”钩弋夫人娇羞地看于祖佳一眼,故意头也不回地走了。

    心里希望于祖佳赶过来追。但是,于祖佳楞在了那里。

    刚才他突然悟出,鉴于古代人和现代人思维方式还是有一定距离,偶钩弋夫人对他产生了别样的情感。

    他心里暗暗叫苦!怎么能跑到这里来惹事?如何勉强把历史应付过去,已经让他够头痛了。他当然知道,汉武帝晚年和任何一个老人一样多疑善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